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案例|绝食
(2015-08-09 23:53:14)
标签:
育儿儿子母亲绝食母子 |
[来询者基本情况] 丁某,男,22岁,文科大学四年级学生。因母子冲突,而以绝食方式自杀。[背景及自杀原因]该生兄弟二人,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碌等原因,哥哥由祖父母带大,他由外祖父母带大,上学以后才陆续回到父母身边。一家四口虽得以团聚,但亲子关系并不和谐。母亲对在外祖父母家长大的他比较喜爱,而对在祖父母家长大的哥哥却多有歧视。哥哥在家常遭母亲训斥,得不到母爱的温暖。进入少年期后,哥哥和母亲的矛盾更加明显,为了抗议母亲的打骂训斥,哥哥竟外出不归,在街头流浪,一日遇车祸而丧生。为此,他和父亲十分痛心,与母亲在感情上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几年后,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母子二人,他成了母亲唯一的精神支柱。母亲爱他,但却不懂得尊重他的人格。她可以出几百元让儿子外出旅游,但在许多问题上却强求儿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为此,母子二人常产生对立情绪,儿子平时住在学校很少回家。毕业分配临近,母子在工作去向上又产生分歧。根据学校的推荐,经看档案、面试,某单位已准备接纳他毕业后到该单位工作,他也很愿意去这个单位。但母亲却节外生枝,托人与南方某开发区的一个单位联系,要他去那里工作。为了说服儿子听从自己的意愿,母亲到该生宿舍来进行说教,儿子一言不发,以示对母亲意见的否定。母亲十分恼火,竟当着同学的面上前打了儿子一记耳光,在儿子“你给我滚!”的怒斥声中离开了学生宿舍。一个聪慧、上进、自尊心极强的大学生,已经要大学毕业了还要当着同学的面,挨母亲的耳光!他感到是一种奇耻大辱!虽然她是母亲,但对儿子人格上的污辱同样令人不能容忍!他怨恨至极,决心以死来表示对母亲粗暴行为的抗议,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曾到一个秀丽的风景区徘徊,想寻找一个适当的结束生命的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他又返回了学校,准备绝食而亡。同学发现以后,把情况报告了老师。
[咨询及救助过程]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案例,对这一企图自杀同学的挽救,已经走出了心理咨询门诊室的范围,由有关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和家属共同参与,并与医务人员进行了联系。对于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者,救助的关键是怎样使他开始进食。一日三餐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对于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者来说,从不食到进食之间好象有一条鸿沟隔在中间。进食就意味着停止原有的自杀企图,能不能迈出这一步,在他心理上会产生剧烈的矛盾和冲突。自尊心在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对他来说,终止自杀行动似乎是不体面的,好象是一种“贪生怕死”的怯懦表现,怕别人说他“本来就不想死”、“以死作要挟的手段”……,等等。对他的开导,首先要为之创造一种渲泄内心痛苦体验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要提出选择死这一步是对社会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不珍惜自己的前途和生命,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国家培养你到大学毕业,该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去选择死,是一种逃避。这些道理得到了他的认可,但还是“羞”于开口进食。最后,当他年迈的外祖父从迢迢千里之外赶来看他,在这最具权威的长辈面前,他只好停止拒食
……。开始进食以后,暂时离开了学生宿舍,回到家里进行增强体质的调理。他终于渡过心理危机,不久,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太原心理咨询师点评]这是一例由亲子关系不良而导致的企图自杀的案例。案例中的丁某自杀的直接起因是在他毕业分配去向问题上与母亲意见不一致。母亲自作主张,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儿子的工作而与儿子发生冲突,当着同学的面打了儿子,极大地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决心用绝食的方式,以死来抗议。象此类由于学生与家长在思想、意见沟通方面存在心理障碍而引发的冲突造成苦恼、郁闷的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青年由于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展也加快了,从而使青年人的独立性、自主感增强。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成人了,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因此渴望父母理解,不要过多干涉他们。但是,家长却总认为尽管他们已长大,但还不成熟,总拿他们当孩子对待,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不少家长甚至为孩子设计未来的蓝图,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生活,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很少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亲子之间缺乏平等的讨论,充分的沟通,对孩子管束过多,限制过严。这就使亲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形成对立情绪,若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而恶化亲子关系。本案例中丁某的母亲在儿子毕业分配问题上没有征求儿子的意见,按自己的设想安排儿子的工作。当与儿子意见矛盾,家长的绝对权威受威胁时在学生宿舍打了儿子。
从案例介绍的背景可以看出丁某母亲在子女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偏心眼,痛爱丁某,常训斥长子,使母子关系不良导致丁某之兄离家出走遭车祸身亡。对丁某虽十分喜爱,但过于强求儿子按她的意愿行事而忽视了两代人在生活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亲子关系对立。终于在毕业去向上总爆发,差一点使唯一的孩子命丧黄泉。在本案例的危机介入中,咨询员与教师家属等共同配合,首先为丁某创造一种渲泄内心怨恨痛苦的机会,然后晓之以理,积极开导,让丁某能冷静地分析和判断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最后动用亲情,即从小带他的年迈的外祖父规劝,使丁某停止了绝食,暂时渡过了心理危机。但要从根本上克服代沟障碍,还应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加强母子间的沟通与理解,改变其母“家长制”作风和态度,使两代人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决定重大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