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认知的测量

(2015-07-16 16:48:08)
标签:

佛学

自我认知

处长

国家机关

个体心理

       蒋民,自信、聪明、能干,北大外语学院毕业后进入某国家机关从事外事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再加上良好的文字能力和外语技能,发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自我感觉也不错。两年干下来,在管理方面得到了很多锻炼,工作上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只是由于资历不够,未能提拔起来担任副处长。但这时的他,已经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了,自视很高,看不起别人,连处长也不放在眼里,常在工作中与处长争吵。
       到了1998年,在机关已辛辛苦苦“熬”了五年的他,本以为这下职位终于可以得到提升了,可令他“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这一年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中,他因“不适合机关工作”而被分流,这使得一心想 “做官”的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他就想不通一个问题:“自己的能力比哪位处长都强,可怎么会落得这么一个结果呢?”……从此以后,原来活泼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对人充满了更多的不信任甚至敌意…… 上述案例中的那位男士缺乏的就是自我认知,所以会目空一切,导致自己在个人发展方面受阻;也正是由于缺乏自我认知,进而导致个性方面的不良变化。
        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也就是说对 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这样才不会出现自负和自卑的心理。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追求目标,以达到成功的彼岸。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从而出现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学会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