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泛性焦虑症

(2015-05-18 00:43:08)
标签:

佛学

客体

精神病学

性焦虑

弗洛伊德

    焦虑概述关于焦虑,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上至今没有精确的定义。一般认为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几乎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有过焦虑的经历和体验。所以说,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焦虑到底对我们有没有作用呢?是不是焦虑对人产生的都是负面的影响呢?德国精神病学家葛撒托(Gebsattel)(1938年,转引自嘉斯伯(Jaspers,1963))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焦虑并不都是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焦虑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它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人来说,是一种对抗剂;对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人来说,是一种预防针。它有利于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29认同,推动人格的发展。比如,丹麦哲学家科尔加德(S.A.Kierkegaard)(1813~1855),年轻时曾热恋着他的恋人,并跟恋人缔结了婚约。可是经过痛苦的心理冲突,他终于又毁弃了婚约,并终身不娶。他把自己在灵与肉的冲突中产生的焦虑上升到哲学高度,写成了几本关于焦虑的专著。
      这些成果是焦虑带给他的,是焦虑使他迸发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焦虑是具有创造性的。弗洛伊德(S.Freud)对焦虑的研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894年,他在发表的论文里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离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端。
     他将焦虑分为三类:(一)客体性焦虑(恐惧)一是原发的客体性焦虑;二是继发的客体性焦虑,即客体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二)神经性焦虑指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而不是外在的客体。
    (三)道德性焦虑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辱和罪恶。弗洛伊德(S.Freud)的焦虑思想,刺激了人们对焦虑更广泛的研究,唤起了全世界对焦虑的重视。就《心理学文摘》刊登的有关焦虑的论文来看,呈上升趋势。1927年3篇,1934年14篇,1956年37篇,1960年222篇。但弗洛伊德(S.Freud)的焦虑思想也给精神病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病人体验到的和别人可以观察到的焦虑,与无法观察和证实的理论构想,都使用了焦虑这一术语,造成了混乱。许多研究者还把恐惧、耻辱和罪恶等这些重要的神经症情感都包括在焦虑的名下,影响了对不同情绪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把焦虑视为同质的东西,30力图用单一的理论去说明它和解释它,这是临床精神病学所无法接受的,因为医生在各式各样极不相同的疾病的患者中都发现了焦虑。这些都是在弗洛伊德(S.Freud)的焦虑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那么焦虑有哪些特点呢?路易斯(A.Lewis,1967)在总结和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焦虑具有5个方面的特点,我国精神病学专家许又新把其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表现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二是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三是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
     反之,兴奋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只有以上三条同时具备才能视为病理性的焦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恰当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焦虑体验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时,才会产生危害。
     例如,在荒野里遇见一只老虎时,我们会感到焦虑,体验到紧张和害怕,这种反应完全是有益的,它能激发和调动个体能量以应付外来的突发事件对生命的威胁,从而增加个体生存和延续的机会;但如果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关在铁笼子的老虎时,还会产生类似的反应,那这种反应是过分的、有害的。当焦虑严重、持续且破坏到正常的生活时,就可能是焦虑障碍的前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