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逆境不是强者的障碍
(2015-02-03 00:38:22)
标签:
情感强者母亲安金鹏逆境 |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少伟男”说的就是“逆境成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下面就是几例强者不畏贫困障碍的例子。贫困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逆境,但是面对贫困,强者和弱者却有明显的区别,强者能够勇敢地正视贫困而不自卑,并以行动战胜它。在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向高等学府冲涌的成千上万个学子中,有不少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拼搏出来的。
就是这些“穷书生”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师彪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贫穷山村,他6岁时父亲重病去世,9岁时母亲摔断了腿成了终生残疾。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靠边上学边给人干杂钱维持生活的。但贫困没有削弱他求知的欲望,他终于在与贫困的抗争中以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上了大学。大考学前夕,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成了孤儿的他是带着4000多元的债务走进大学的。入学后他不申请特困补助,不要求减免学费,仍旧是靠一边讯书一边做家教挣钱,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97元以内,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菜,也未添过一件新衣服,他把做家教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乡还了债。面对贫困,师彪没有丝毫自卑,却很乐观,他说,对于健全人来说,贫困不是障碍。我再补充一句,对于强者来说,贫困不是障碍。
师彪是独立奋斗战胜贫困,自己是弱者。在战胜贫困的强者中,还有许多伟大的父亲和母亲。天津郊区的安金鹏,现在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获得者之一,也是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天之骄子。在他那骄傲和自豪的金牌中除了浸透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汗水外,还饱含着他母亲的伟大母爱。正因为他有了刚毅、开明、不向贫困屈服的母亲,才使安金鹏从贫困中走进了知识的高级殿堂。像安金鹏母亲一样的强者还有一位叫张希玲的东北农村妇女。张希玲这位吉林省九台市东北角一个最贫穷小村落的一户家庭主妇,在丈夫长年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靠她一个人养猪和种烟业维持生活,而且使五个孩子在家境极贫困的情况下没承受免交学费的自卑感,都很体面地和其他孩子一样交学费上学读书。
刚强的母亲唯一让儿女回报的就考试第一名。她的孩子们不负母亲重望,五个人都考上了哈尔滨电工学院;同年,二儿子聂文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1984年,三儿子聂文波考上了长春建工学院;1985年,四儿子聂文涛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1988年7月,女儿聂文英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邻居们都14说:“聂家的孩子是天才。”孰不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最原始伟大的动力,那就是他们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不畏贫困的刚强的母亲。
前一篇:测试你的分析能力?
后一篇:心理咨询故事:单调的心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