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医生:自我意识与人格

(2014-12-30 23:55:23)
标签:

自我意识

人格

自卑感

自尊心

太原心理医生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解决心理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个性的完善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人们常常从一定的社会背景出发讲人格,用以表征一个人自我意讽发展的程度和个性完善的程度等等。 人之所以有人格,关键在于人有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讽丧失了,那他的人格也就失落了。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自我意讽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入格的各种成分统一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讽的发展状况,是人格是否成熟和人格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与人格在形成、发展中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主体人格的状态。自我意识实质上就是关于自身人格的惫识。 入格的各种成分统一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讽的发展状况,是人格是否成熟和人格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与人格在形成、发展中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主体人格的状态。
        自我意识实质上就是关于自身人格的惫识。 自我意识是人形成自我独立人格的基础。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讽,就不可能有独立的人格。人如果缺乏自我意识,就必然会形成依附人格。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意识,那么有的只是非我意识,他的意识只是别人的意识。当一个人的脑中充塞着非我意识的时候,他的一切必然受人支配。在当代,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独立人格的普遍形咸已经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特征。 人的自我意讽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c从历史宏观角度而言,自我意识本身是一种扛会文化的现象。中西方社会中不同的文化形态及自我意识类型,使欧美人与中国人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从现实微观角度而言,圃对同一客体对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自我意识,使各人形成彼此相异的人格。
         人的自我意识既是人形成道德的前提,又表现着人的道德理想和理想人格。人的自我意识反映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我们把这种自我意识叫做自我道德意识。人的自我道德意识,不单纯是杜会物质生活条件和自我实践活动在观念中的产物,而且也是自己有意识地进行道德选择的结果。人的道德理想是自我意讽的重要内容咱我道德理想包含着闰我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意志坚强者会在整个人生历程中矢志不渝地向着理想人格前进,这表现出自我意识在塑造自我人格中的重大能动作用。 自我意识有评价自我人格或者改变自我人格的作用。在自我意识中,自我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自我意识对自我人格具有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一个人自我发展、自发前进的过程,就是人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使自我人格得到发展或者得到改变的过程。社会变革首先反映到人的自我意诅中,然后引起人格的改变。每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都是一种以自我内在的价值体系为动机所进行的合目的性的恬动,这些恬动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能动指导。 意识是人脑这一特殊物质的最高反映形式。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不是个别的心理机能,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主体状态认识和体验的全部结果。由于自我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是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日而自我意识既有对自己个性特征的意识,也有对自己所从属的群体特征的意识。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具有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形式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既是产生自我体验的前提,又是进行自我控制的先导。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对自我不同强度的肯定或否定体验,既影响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怦价,也制约着自我控制的方向和强度。自我体验包括自尊、自爱、自信或自贱、自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内疚感等,主要涉及“我是否满足自己”、“我能否悦纳自已”等问题。自我拄制是自我意讽的关键。作为更直接地表现为自我动机和行为特征的自我控制,不仅对自我认识起着检验和深化的作用,而且对自我体验也起着强化或制约的作用。自我控制包括自主、自立、自制、自律、自强、韧性等,主要涉及“我怎样调节自己”、“我怎样改变和发展自己”等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支持自我,那就能够健康地发展。 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取决于自我意识是否健全。健全的自我意识能够调节自我本身的矛盾冲突,保持生理与心理之问、个人与祉会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一个人到了成年之后,事业的需要和生物性需要都会增多。生物性需要如饮食男女卿物质消费和性的需要。怎样满足和能否满足这些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发展的水平。
          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强调满足,而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则会扭曲自己的需要关系的结构,可能使自己走上偏离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道路。 在人生历程中,特别在青年时期,一个人在认识、体验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已内部世界的认识,容易体验到自我内部世界的种种矛盾。大量调查、观察、实验所得的材料表明,青年时期的内部世界睿易发生如下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理智与情绪的矛盾;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追求上进与遇挫消沉的矛盾,等等。所有上述矛盾,都是青年心理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表现。体验这些矛盾是痛昔的,但又是难以避兔的。自觉认识这些矛盾,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求得自我意讽的统一,就能促使矛盾朝着有利于人生发展的方面转化。 自我意识的统一集中地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一般来说,自我意识的统一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种是积极的统一。个体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客观冷静,对“理想自我”的设计也比较适度求实,这样,两者统一后的自我就完整而积极。第二种是消极的统一。个性对“现实自我”的评价不正确,过低或者过高,对“理想自我”的设计聪离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这样,两者就形成了一种虚假而消极的统一。第三种是难以统一。这里有两种情况:自我矛盾型和自我姜缩型。自我矛盾型的个体,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缺乏平衡,充满矛盾,难以统一。自我姜缩型的个体,缺乏自信,极度自卑,也难以统一。 青年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每一次的统一,都意味着自我在质上的一种转化。青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矛盾,其中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比较突出。自尊心是一种与自情心、进取心、责任感等密切联系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自尊心对个体认知、行为有巨大的发动或制止作用。适当的自尊心是激励个体奋力向上、追求崇高目标的巨大动力。为了维护自尊,个体总是自觉地履行杜会规则,制止自己偏离社会要求的行为。为了维护自尊,个体总是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自已完成任务的条件。但是,自尊心过强,有可能导致自我中心。自卑感是对自已鄙视、不满的情感,自卑感强的人常常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就会至走向自我毁灭。自卑感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那些自尊心表现得十分外显的人,往往自卑感很强。过强的自尊心、自卑感都是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人格成熟。为了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特点,必须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满自信,不卑不亢,不为祉会的议论所左右。 自我意识从内睿上来看,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生理自我是指对自己的身体及生理状况的认识和体验;心理自我是指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和体验;
         社会自我是指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和作用等的认识和体验。上述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特看法和态度。 健全自我意识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塑造新我的过程。超越自我、塑造自我,这是人生的全过程。在这个全过程当中,个体通过自觉、积极、有效、持久的行动,使自我不断完善,使人格不断升华,使人生不断发展。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如果自卑感过强,有可能导致自我厌弃,甚 健全自我意识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塑造新我的过程。超越自我、塑造自我,这是人生的全过程。在这个全过程当中,个体通过自觉、积极、有效、持久的行动,使自我不断完善,使人格不断升华,使人生不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