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症概述
(2014-05-09 00:22:51)
恐怖症是恐怖性神经症的简称,是指对某种特定事物或情境(如人际交往)产生的强烈恐惧、紧张不安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组征候群。起病过程一般缓慢,病人对自己的过度恐惧反应往往深为痛苦,故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景下趋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反应和表现,但这种自我控制往往失效,甚至导致程度更为严重的恐惧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给病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功能造成程度不等的障碍,严重者无法工作。恐惧的情绪应该人人都体验过,如怕虫子、蛇、老鼠或一些可能伤害我们的动物。恐惧反应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功第三能,使我们能够远离那些对我们的安全和生命造成威胁或危险章 的客观事物或情景。特别是在儿童时期,个体的恐惧情绪更为恐怖常见,恐惧的对象也更多样。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儿童心理发症展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内容,如婴儿怕陌生人;1~3岁的幼儿怕动物、昆虫、陌生的环境和生人、黑暗、孤独等;4~5岁挣扎的儿童怕妖怪、鬼、闪电雷击和某些动物或昆虫;小学阶段的在哈孩子则怕身体损伤(如摔伤、动手术等)、怕被父母抛弃、怕哈考试、犯错误和受批评等;青年期则产生对社会环境、社会交镜里往的恐惧。这些恐惧心理和反应是正常的,是普通人都会经历的人和体验的。而我们治疗要讨论的恐怖症则不同,往往是对大多数人不会害怕的事物或情景发生很强烈的恐惧,如上学、逛商场、及在阿萍的故事中频频提及的与人交往、对视等。
正常的恐惧具有不稳定和易变性,一个内容消失,另一个内容又产生了,而恐怖症则不同,恐惧内容较稳定,不易泛化,且有回避或退缩行为。如由于怕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父母批评,发展到怕上学,产生学校恐怖症。许又新先生提出了三点诊断标准,可资鉴别正常的恐惧与异常的恐怖症: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相对于大多数人在相同或类似情景的情绪和反应);病人感觉痛苦,往往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所恐惧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的损害。这三点特征在我们的故事中都典型地具备了。许先生还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判别健康人和恐怖症病人的鉴别标准:健康人面对现实,恐怖症病人回避现实。回避包括两种,对内心现实的回避和对客观现实的回避。后者容易理解,如故事中阿萍对交往和目光对视的回避,对内心现实的回避则是指不愿意看清直接的情欲、错误或缺点等。这在其他的神经症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中也同样心①
病存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