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谈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
(2014-03-24 01:25:16)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400种不同的心理疗法。在这些疗法中,大约有255种精神治疗疗法,其中许多理论倾向是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与存在主义流派。此外还有许多是行为指向或认知指向,或两者兼具。Philip.L.Rice在其《健康心理学》一书中①对此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它们是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及临床药理学。这些划分是基于广泛接受的治疗原理与技术的区别。一、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STPP)短期精神动力学疗法,强调领悟与理解,虽然比起传统精神分析它具有时间限制并且更为指向动作。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与移情对治疗成功很重要。双方互动的目标是让来访者面对自己。
二、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有时也称为认知行为疗法(CBT),代表着传统行为疗法与动力学的领悟疗法的整合。如同短期精神治疗与行为疗法一样,认知疗法具有指向动作与时间限制。与大多数行为疗法不同的是,认知疗法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其重点是发现自我贬损与不适应的认知,然后改变知觉、态度与思维过程。
三、行为疗法(BT)行为疗法是学习理论的产物,强调经典与操作条件反射与模仿过程。行为疗法不看重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尽管承认良好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它更关注于将直接、迅速、系统的行为改变作为主要治疗目标。互动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面对问题行为并作出改变。来访者积极参与治疗,常常对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及改变方法订下契约。行为疗法领导了研究的运动,要求用客
数据证明,导致疗效的是所研究的特定疗法而非某些隐藏的非特定因素。四、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可能是最常用的生物医学方法,即使用药物改变患者的躯体或精神症状。药物不但已成为社会公认的疗法,甚至有时成为滥用或误用的治疗方法。但是,许多健康事业的专业人员不像医疗机构一样对药物疗法抱有热情。医疗专业者,包括精神病学家,倾向于过分重视药物,而心理学家与其他非医学的临床工作者倾向于对药物持怀疑或贬低态度。而且,价值判断的不同通常是基于对病因观点的差异:医疗专业者倾向于考虑生理病源,因此药物治疗显得合理。而非医学的健康工作者更可能会考虑心理社会的病源,而且常会认为药物掩盖了心理症状,是干扰了治疗而非有助于治疗。Klerman指出①,有三点原因要求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与精神健康工作者认识心理药理学的问题。首先,大量的来访者可能在使用营养药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如果治疗者不了解来访者的用药历史,有可能误导治疗决定或对治疗成败作出错误的判断。第二,指导治疗决定的疗效研究通常是将心理治疗与药物疗法或一些混合疗法作比较。最后,研究与理论上一个一贯重要的努力是解释化学物质是如何影响认知过程与行为的不同方面的。以下将具体介绍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