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迫症的流行病学

(2014-03-14 22:33:51)
标签:

强迫症

杂谈

     虽然以前报道强迫症较少见,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05%(Nemiah,1985),但近年来美国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了较高的患病率。6个月的期间患病率为1.3%~2%(Myers等,1984),终生患病率为1.9%~3.3%(Karno等,1988)。
     调查发现的这种令人吃惊的高患病率可能是由于许多强迫症患者并不寻求医学治疗,而是在社区中自己独自与疾病作斗争的缘故。此外,如果将有强迫症状的正常人以及亚临床症状者均纳入调查范围,如站在高楼时,很多人会想到我是否会往下跳,则社区中强迫症的患病率还会增高。虽然这种情况不足以诊断为强迫症,但研究者也可能错误地把这些人当作强迫症,在调查时记录下来。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强迫症男女性患病率相等(Inarks,1987),女性更多地表现为强迫性洗涤及回避行为,而男性更多仪式性检查(Noshirvani等,1991)。强迫症常发病于成年早期,平均发病年龄22岁(Marks,1987)。尽管仪式行为是7~8岁儿童正常发育的特征,但在儿童期强迫症发病罕见(Berman,1947)。
      男性发病年龄较年轻,女性发病晚一些,并多表现为洗涤、清洁(Noshirani等,1991)。患者常在发病以后多年才就医,从发病到首次就医者平均7年的时间。求治的强迫症患者中约一半未婚。在Noshirvani等(1991)治疗的强迫症患者中,2/3男性、1/3女性未婚。从Aaudsley医院连续收治的住院强迫症患者中发现,强迫症多发生在高智力和高社会阶层的群体(Rachman和Hodgson,1980)。然而,由于求医行为的不同,这种发现可能有偏倚,需要谨慎解释。强迫症会发生在各种文化的人群中,包括印度人、中国人及西方国家的人群(LO,1967),但并不知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强迫障碍表现的形式是否有差异。宗教可能在某些强迫症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强迫症普遍见于僵化的、严格的宗教信仰家庭所养育的后代,但与任何特殊的宗教体系关系不大(Rasmussen和Tsuang,19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