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解读:顺其自然
(2013-12-28 01:25:18)
标签:
真实生活师生关系心理故事是一种杂谈 |
罗杰斯认为,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必须让学生自由学习(free-domtolearn)。教育要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和进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认知派关注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环境,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是一种“壶杯”教育。教师是“壶”,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杯”,像消极的容器一样,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罗杰斯主张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选择负责任的学习行为。
2.构建真实问题情境,提供学习资源。罗杰斯认为,真实生活环境、真实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教师要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面临真实问题的情境,但不是把时间都花在组织教案和讲解方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上,如教师自身资源、社区资源等,放在简化学生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3.学生做中学和自我评价反馈。罗杰斯认为,让学生直接面临社会问题、伦理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问题,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设计场景、角色扮演、短期强化课程、到生产一线亲密接触农民、医生、教师等。同时,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馈,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准则、学习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的程度负起责任来,才是真正的学习。自我评价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者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目标。
1.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
2.构建真实问题情境,提供学习资源。罗杰斯认为,真实生活环境、真实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教师要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面临真实问题的情境,但不是把时间都花在组织教案和讲解方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上,如教师自身资源、社区资源等,放在简化学生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3.学生做中学和自我评价反馈。罗杰斯认为,让学生直接面临社会问题、伦理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问题,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设计场景、角色扮演、短期强化课程、到生产一线亲密接触农民、医生、教师等。同时,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馈,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准则、学习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的程度负起责任来,才是真正的学习。自我评价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者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目标。
前一篇:心理咨询故事:当坏小孩好难
后一篇: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八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