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心理健康的案例

(2013-11-21 22:20:25)
标签:

人民教师

心理问题

案例

至关重要

心理

杂谈

      下面是浙江某县一位小学教师从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到自我调整的成功案例,其自我陈述如下: “早在我参加工作之前就知道,教师是一种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情感陶冶情感的职业,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平和的情绪、宽容大度的胸怀,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真正全面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是在参加了“乡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的活动后。我聆听了一次又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阅读了一本又一本心理卫生书籍,联系所学知识一回又一回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师心理是否健康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师自己的幸福和健康。
        因此,教师只有自觉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平和的精神状态,才能用美的心灵塑造美的心灵,同时也让自己在压力状态下保持愉悦的心境。记得在课题活动开始以前,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很糟糕的事。我班男生甲课间与另一个班级的女生乙不慎相撞,甲被撞倒后跌得鼻青脸肿,乙则造成轻微脑震荡而住进了医院。我们认为这是一起偶发事件,双方谁也不愿意发生,而且双方都受到了伤害,谁对谁错也很难下结论。但是从受伤的程度来看,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甲的家长应该去看望乙,表示慰问。事发当天,我把这个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没想到甲的家长断然拒绝,而且找出一大堆理由来非难。这让我大感意外。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甲的家长竟然 ‘恶人先告状’,跑到校长面前指责我说,‘老师是学生的监护人,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应该由教师负责’,‘这个班主任不管事,不关心学生,还欺负家长’等等。我知道后很生气,但作为班主任又不能置身度外。为了顺利解决这起意外事故,我按捺着满腔的委屈和不满,硬着头皮走访甲的家里,再一次动员家长去医院看望病人。甲的家长不仅不接受建议,反而蛮横无理,咄咄逼人,说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话。我不得不灰溜溜地从她们家里退出来,说真的,当时我觉得她简直不可理喻,俗不可耐,真是一个不通情理的泼妇。
        从此我对甲的家长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这种厌恶感又弥漫性地迁移到甲身上,对甲越看越不顺眼,以至于只要一看到甲,我就联想起那起偶发事件;一想起偶发事件,我就联想起甲的家长粗俗不堪、无理取闹的形象,联想起几次三番在她面前受辱的难堪场面,我便又愤慨又苦闷。那段时间,我真正陷入了思维的误区,结果导致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和情绪上的困扰,把自己搞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正在这时,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课题研究在我校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我带着一种好奇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不久,我便惊讶地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卫生知识的不断增加,我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当我们学了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后,方老师让我们寻找自己身边的负性事件,挖掘自己身上的不良情绪,试着用ABC理论来剖析,学会自己解决情绪困扰。我马上想到了那件令我头痛不已的偶发事件。我试着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事件:甲的家长之所以这样无理取闹,主要是害怕承担责任。她认为只要一走进医院看望病人,就意味着她向乙方认错,她一认错乙方就会让她赔偿所有  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医疗费用。而她家生活条件不好,经济负担较重,乙所花费的几千元医药费她是绝对无力承担的。这样,为了避免承担经济责任,她就只能采取逃避的应对方式,坚决不肯去医院探望。
        至于对我恶语相向、到校长面前告状,还是想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以便逃避赔偿。联系到甲的家长的家境,我突然觉得她也挺可怜,她的行为也有几分值得同情之处,于是心中的郁闷和怨气先就消了几分。接着我又想,在这次偶发事件中,双方家长虽然互不谅解,但终究没有大打出手甚至诉诸法律,这已是不幸中之大幸;而且乙在事件中也没有造成脑颅裂开或重度脑震荡,这更是不幸中之万幸。事情原来可能还要糟糕得多,能够控制到现在这个程度,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
       这么一想,我的心里便平和了许多。以后再碰到这位家长,我渐渐地能够微笑着面对。再面对这位学生,不顺眼的感觉也越来越少,我还能跟他开开玩笑,时不时地称赞他几句。我觉得,渐渐地,我的情绪从黑暗的低谷重新回到了光明的世界。类似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每天都可能会发生。比如学生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不听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告而屡屡违犯纪律;比如在学校评先进或评职称中没给自己公平公正的待遇;比如社会或家长对教师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等。如果我们不及时对自己的心理做适当的自我调节,这些负性事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心情进而影响工作效率。我很为自己庆幸,通过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使我成为一名健康快乐的人民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