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医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
(2013-04-01 00:16:00)
一个人要做到正确地对待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不容易的。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出现一些自我意识的偏差在所难免。但是,为了生活得更愉快、更有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人一定要注意加强个性的自我修养。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加强个性修养的重要性,他们说:“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一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
而要矫正自我意识的偏差,培养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来合理安排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奋斗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低估自己的素质和潜力。这样才能避免产生心理危机,充分发挥自己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要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我们首先应该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人们认识和了解自我、改造和完善自我的工具。在进行自我修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我意识在人格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塑造自己的良好自我意识。发挥自我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真正地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这样的人才是一个“自为的人”,而不是一个“自在的人”,这也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我们要学会从生理、心理、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对自己做认真、科学、客观的分析,重点是要对自己做心理的分析。这是因为其他的因素都是客观的,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而自己的心理却是有很大可塑性的。良好的个性,是人生的最宝贵的财富。
要了解人的常见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有哪些,这些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的特点是什么。要认真分析自己在个性上有哪些突出的优缺点以及形成某种个性的原因。假如有任性的毛病,那究竟是家庭的哪些因素种下了任性的种子;后来到了学校里,又是哪些因素助长了自己的这个毛病;自我意识因素又在形成自己的这种个性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今后的自我修养过程中,又怎样发挥自我意识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功能等等。要学会探索自己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即潜意识的心理欲求,发现另一个自我。
为了帮助青年人做好心理分析,请深入思考并回答以下有关自我的一些问题:
1.我的长相如何(包括容貌、身材、风度等)?
2.我是哪种气质和性格类型,有哪些突出的优缺点?
3.我的性别行为模式如何,是否具有社会认可的男子汉气概或姑娘情怀?
4.我的思想品德如何,高于、低于还是基本符合目前社会所认可的道德标准?
5.我的能力如何,在同辈人中,属于什么水平,有何特长或潜力?
6.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和重视,为他人所喜爱和尊重?为了帮助青年人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介绍几种认识自我的方法。
(一)“二十问法”①
①引自日本学者依田新主编,杨宗义、张春译:《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403第一步,问你自己20次:“你是谁?”请你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是××,我是××学校的学生等等。由于这是自我分析的材料,是写给自己看的,因此要从心理上完全放松,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要有顾虑。回答每次自我提问的时间是20秒,要把自己最初一瞬间的想法写出来。如果写不出来,可以暂时略去,继续往下写。
第二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较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那么在自我认识方面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以下的答案,那么在自我认识方面可以认为过分压抑自己。如果回答时,以无聊、害羞、时间不够等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问题,这样的人,往往在日常谈话中也是十分谨慎的,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话合适不合适,该不该说等等。
2.回答问题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了平衡,即可以认为自己在做自我评价时,既能从纯客观的角度出发,也能大胆地袒露有一定主观色彩的自我认识。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是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满意的特征),也说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令人不满意的特征)。如果只说到好的,会使人觉得是自满,如果只说不好的评价,又令人感到没有信心。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教授),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有进取的欲望。如果没有一个答404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