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故事:小不忍而乱大谋

(2013-01-10 02:34:24)
标签:

心理

杂谈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不如意之事,不应当忿激与争。人的命运的转折并不都是重大事件引起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不但在大事大非面前和紧要关头,在平常身边小事上也会发生左右一个人命运的有影响的作用。特别是与自己利益和所谓面子上受到侵害,这时应当保持冷静,大处着眼,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需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代有个尤翁,他开了个典当铺。有一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他出门一看,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站柜台的伙计就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空手来取,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 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 于是,他命店员找出那个典当之物,共有衣物蚊帐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又指着道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现在可以留在这里。” 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闹下去,于是立刻离开了。
       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原来,此人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于是就先服了毒药,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敲一笔,结果尤翁没吃他那一套,没傻乎乎地当了他的发泄对象,他于是就转移到了另外一家。事后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够事先知情而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无理来挑衅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就会立刻到来了。” 人们听了这话都很佩服尤翁的见识。汉代御史大夫韩安国也很高明。韩安国在做内史时因罪坐牢,一个叫田甲的狱卒总是羞辱他,韩安国说:“火虽灭了,但寒冷的灰还会重新燃着的。”田甲说:“如果寒冷的灰重新燃着,我就用尿浇灭它。”后来,韩安国出狱,当上了棘史。田甲闻讯便吓跑了。韩安国说:“他若逃跑,我就灭他九族;如不跑,我就饶了他。”田甲只好胆战心惊地登门叩头认罪。韩安国不仅好言抚慰,善待于他,还按他的能力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了一个小官。韩安国是否有权要田甲的人头,灭其九族,我们且不管。但他真要这样做,恐怕轻而易举就可办到,绝非吓人之言。他这种大度放人一条生路的做法与因小忿置人于死地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人命关天!决不能把它当作小事一桩。由此可见,能否节制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何等重要。毫无节制的做法不仅不合人情,也是破坏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被人冒犯,理在己而曲在彼,若与之争斗,既在情在理,又不违法。尽管如此,由于这种行为会影响社会正常的秩序,所以,仍然需要忍。这时能节制自己的行为,忍而不发,无疑是在维护社会的安定,是一种顾念大局的做法。春秋战国时蔺相如对廉颇的忍让是很典型的一例。《将相和》,说的就是蔺相如在强秦面前表现了大智大勇,不畏强暴,不贪生怕死,随时敢以牺牲自己来为国雪耻,捍卫国家的尊严,不愧为真正的勇士。
       而后来当廉颇对他恶言相向,侮辱叫号时,他所采取的大度、宽容、忍让,则更让人深深感动。以他的智慧、谋略,能把暴戾的秦王制得无计可施,那么动动心眼,使个妙法让廉颇狠狠栽个跟头岂不是容易得很。即使是拍案而起,与廉颇对骂几句,杀杀廉颇的傲气,也没什么不对,也能被人理解。可是蔺相如却一再地忍让,不顾个人的尊严、面子,以至于他手下的门客都觉得脸上无光,忍不住要告辞了。他之所以这样忍,不是怕谁,而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 “和为贵”,将相和尤为可贵。将相和,强秦便不敢入侵,赵国得以安宁;将相不和,强秦便会乘虚而入,使赵国陷入战乱之中。“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相如如此大忍,正是为了防国乱,求民安,以损失自己的“面子”来维护国家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无宁日,家无宁日;家有宁日,社会秩序稳定。所以,每一个公民在对社会尽维护正常秩序之义务时,在家庭、邻里之间,社区之间也必须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个完整的家庭中,每一个成员能够互相忍让、谅解、宽容,多为家庭整体利益着想,克服个人主义思想,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出现宁静和谐的生活气氛,否则,就大不一样。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