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倒错是心理疾病

(2012-08-13 23:54:21)
标签:

上海

性倒错

性身份障碍

性别

性心理

杂谈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少年虎子的烦恼:一位性倒错男孩的自白,引起了很大反响,打电话向我们咨询的人不少,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性角色是人的社会性别,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地位、环境下的社会表现形式或身份。那可能与一个人的生理性别不一致,如花木兰,其性角色便一度成为男性,但她是因为历史形势所迫,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为之,所以不能认为她就是性倒错者。
      而现实生活中却有极少数人始终不把自己看作是自己应属的性别,男的向往成为窈窕淑女,女的愿做英俊少年。这种自我意识的性别与生物学性别不一致的情况可称为性倒错,也就是说其性别自认发生异常。
       如易性症,或称性别转换症,多数为男性,偶见于女性。这些性别转换症患者的生理完全正常,只是性心理不正常,例如男患者具有不折不扣的女性性心理,强烈认定自己是女性,是投错了胎,非要请医生把自己改变为女性。他们都是在青春期后求医的,内心十分痛苦,如果不满足其性别转换的要求常具有强烈的自杀或自残倾向,甚至自己动手割去阴经和睾晚。这种性身份障碍同样与年幼时所受的教育不当有关,如父母或祖父母从小把男孩当女孩抚养。上海曾报道某些幼儿园中有近半数的男孩被打扮成女孩,这一方面是为了好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再有个女儿的心理。这些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会给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长此下去,他们很可能发展为性身份障碍、同性恋或异装症。关于性倒错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内分泌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有的父母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给孩子留长发、涂口红、着女装、取女名,处处以女孩相看待,使孩子的性身份识别发生障碍,必然会招致孩子后来的性心理变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