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和相互反馈活动的作用
(2012-03-30 23:53:50)
标签:
同一性
自我评价
性别角色
中学阶段
埃里克森
杂谈
|
|
中学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自我”形成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亦是自我对自己的看法、角色任务认定与社会地位形成的重要时期。本课的自我评价有助于青少年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自我,相互反馈活动则能对青少年多角度自我了解,树立较客观的“心理自我”,增进青少年的自我接纳和同学间的彼此沟通与相互了解等起到积极作用。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自我同一性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分八个发展阶段,在这八个发展阶段中,第五阶段的青少年期,从12岁到18岁,是关键中的关键。而这一人生关键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是青少年对自我的本质,自我的人生体验等同他人相区别的一种前后一致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中也包含了对成长中的自身日益增长的信任,为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已确立“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往往能够包容不同人对自己的印象和期待,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健全的人。同一性混乱相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不知道“我是谁”,则称为“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混乱”是对这一人生阶段的适应不良,表现为对自己的独特之处认识不清,需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对自己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感到茫然。例如,有些青少年的“同一性混乱”表现在性别角色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怀疑和不接纳,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确属何种性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