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谈人的狂妄自大
(2012-03-25 01:21:06)
标签:
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
独立意识
自尊心
万事不求人
杂谈
|
|
狂妄自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极端的自高自大。通俗地说,就是对自己给予过高的评价,对他人给予过低的评价,甚至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刚进校的大学生,以前不是成绩优秀,就是容貌绝伦、能力出众,总有一方面超出众人,具备骄傲的资本。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生活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他们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走过了独木桥,不管是一帆风顺,还是几经挫折,最终还是跨入了梦想已久的大学校园。他们成了胜利者,有一种成功者的自豪,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把自己看得非常了不起,目中无人,以为“天下只有我最厉害”,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很容易形成狂妄自大心理。他们口出狂言,自比尼采;神情傲慢,无一人能入其眼;行为乖张,与人难以相处。从心理学上来看,狂妄自大是自我意识的膨胀、扩大,属于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狂妄自大心理的表现1.过高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评价就是在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以理想自我检查现实自我,从身体、行为、心理、个性品质以及它们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估。拥有过高自我评价心理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过于自信。他们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把别人的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心态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他们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由过高评价自己而滋生骄傲,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他们没有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是因为对自己的高估才导致对别人的低估。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大学生自我评价还处在不成熟阶段:他们一方面能强烈地体察自我,另一方面理智又常常让位于情绪;一方面能够在自我评价中注重因果联系、逻辑判断;另一方面理想化的“程序”
又常常与现实的“逻辑”发生矛盾。
2.过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它是要求尊重自己的言行和人格,维护一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自尊心是每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所必须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过度了就不好了。任何事物都是
“物极必反”。过强的自尊心实际上是和骄傲、自大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缺乏自我批评,听不进也不允许别人批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他们避讳或否认自己的缺陷,缺乏自知能力,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容易失败,也容易受伤害。而且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过强的自尊心的背后实际隐藏着过强的自卑感。那些自尊心越外显、越强烈的人往往是极度自卑的人。人心理很自卑时,反而产生自我夸大的妄想,相信自己样样都比人好。自尊心、自卑感过强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
3.过度的自我中心 大学生强烈过度关注自我,往往喜欢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认识、评价和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凡事从自身出发,重视自我,贬抑他人;抬高自己,踩低他人。不能设身处地地进行客观思考,他们往往以同学的导师或领袖身份出现,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们不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行为做事难得到他人帮助,易遭挫折。4.过分的独立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独立意识。但是独立意识过头,便会走向极端。很多大学生把独立理解成“万事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其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只能自食苦果。独立并不意味着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和无视社会规范,而是指在感情上、行为上个体能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