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2012-03-07 23:01:42)
标签:

柏拉图

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心理学发展

灵魂论

杂谈

     西方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两千四百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在当时哲学家的思想中,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有三位著名的哲学家,其系统的心理学思想独具代表性。其中首推德谟克利特(Dem-ocritos,约公元前460-前370年)这位唯物论哲学家。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其数目是无限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种原子特别细小光滑,像火那样,活动性大,贯穿于身体的各部分。灵魂原子随人的呼吸而存在,呼出多了,人就入睡;呼出更多,就发生昏迷;全部离开身体,人就死亡。他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是一种不断放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象”,透过感觉器官而投射到灵魂的结果。在德谟克利特的心理学思想中,他坚持了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感觉则是由外物引起的唯物主义观点。
      对心理学发展留下深远影响的第二位大哲人,当属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他是一位唯心论哲学家。他认为,灵魂先于身体并独立于身体,是永生不灭的;当神创造世界时,神把理性放入身体,以指导身体。列宁指出,古代哲学是德谟克利特路线与柏拉图路线的斗争。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便是那第三位名载哲史的先哲。他博学多才,曾有大百科全书之美称。他和当时的哲学家一样,对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的种类与功能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他在《灵魂论》这部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里,把灵魂看作是生活的动力、生命的原理,是身体存在的形式。在《忆论》、《梦论》等心理学著作中,肯定感觉能给人知识,感觉是认识的基础。他说:“离开了感觉,没有人能够理解任何东西。”又说:“感觉绝不是感觉自身,而必须有某些外在感觉者,先于感觉而存在。”这就是他在《灵魂论》中所强调的人的心理功能中的认知功能。他还描述了人的心理功能具有动求功能,动求功能包括情感、欲望、意志、动作等过程。当发生了自由而不受阻碍的活动时,人就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反,当人们的活动受到阻碍时,将引起不愉快的感情,其作用是消极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影响到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的心理学思潮也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