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关注孩子的表情

(2012-02-28 00:48:45)
标签:

育儿

太原

小丹

小慧

不良情绪

杂谈

 婴儿懂得用哭叫来呼唤妈妈,而当妈妈为他换好尿布时,他便会又伸胳膊又蹬腿,以此表示自己很满意妈妈的做法。对于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抱着别的孩子表示亲热,他会“气怀”。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表情”会越来越丰富。
  孩子情绪的发展虽然在孩子出生时,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反应能力,但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却是他后来通过学习获得的。心理学家对孤儿院的孤儿进行研究发现,孤儿的微笑发展得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慢,其长大后对周围的人,包括与之朝夕相处的保育员和同伴,在感情表达上也存在着问题。他们有的十分冷漠,而有的则表现得过于“热情”,想方设法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可能与早期的抚养方式有关,因为孤儿饥饿时的哭喊、舒服时的微笑得不到周围人的及时反馈,久而久之,他们的感情之源渐渐干涸了。而在家由父母抚养的孩子,表达的感情常常能得到父母的强化。婴儿笑了,妈妈就对他说话,还要抱抱他,使他笑的时候更多,因此他的情绪发展得也就更快、更好。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婴儿已能“察颜观色”。看到妈妈发怒,他会感到不安。孩子还是天生的学习者,他模仿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并学会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3岁的小慧想买一件昂贵的玩具,妈妈面有难色,犹豫着是否满足女儿的要求。小慧便一边央求妈妈,一边表现出对玩具爱不释手的样子。妈妈思忖半晌,还是决定不给女儿买。于是。小慧不干了,她先是小声地央求妈妈:“妈妈,您就给我买了吧。”妈妈常常“败”在她这招之下,可今天这招不灵了,小慧便哭了起来。
  售货员在旁边说:“小姑娘这么喜欢它,您就给她买了吧。”小慧偷偷地看看妈妈有没有转变态度,见妈妈还是没打算买,并且拉着自己要走,小慧顿时发作起来,大声地说:“我不走,我就要买!”小慧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指放进嘴里,这可是她使用的新的一招。妈妈见女儿咬手指,又心疼又着急,把她的/l、手从嘴里拽了出来,手指上的牙印清晰可见。小慧的妈妈真是六神无主了,终于把那件昂贵的玩具买了下来,小慧立刻笑了起来。
  小慧用哭来获得别人的同情,用笑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不光会机械地模仿成人,更会创造性地把情绪的“功能”给“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小慧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她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目的呢?她会变本加厉地哭叫和咬手指。
  孩子了解父母爱自己,不忍心让自己痛苦,便会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心肠软的父母便一次次地“上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一两件玩具也许不算什么,却能使孩子变得时时想要优先满足自己的要求,并且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父母不能忽视的。
  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父母各有应对之策,不过也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首先,了解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父母对他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满足,这是起码的教子之道。其次,买玩具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这可以是家庭成员之间商量的结果。父母要有言在先,比如要在一定的价格之内这件玩具才能买,一次只能买一件玩具等。明智的父母不仅能充分考虑孩子的要求,更可以不被他表达的情绪所控制。当然,父母对孩子过分地严格要求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孩子也会对他人如此苛刻。
  如何培养惰绪健康的孩子同事聚会,孩子们也难得聚在一起玩个痛快,我问一位同事为什么没带女儿来,她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小怡一来准会玩得很疯,我要让她保持在家时的状态。”我理解所谓的保持状态是指小怡能够保持学习的状态。而她不过5岁,正在苦练钢琴和书法,还在苦学英语和围棋。
  在许多成人的记忆里,童年的生活大多是和小伙伴们在里弄间相互追逐,在空地上嬉戏,这些画面多年后都成为了最快乐的记忆片断,这样的童年充满了欢乐。现在的孩子身处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可是他们是不是因此就更加快乐了呢?由于室外存在着种种危险,他们只能呆在室内,常常和电视、玩具在一起。
  升学的压力也影响着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很多孩子不得不在休息日去各类辅导班继续学习。很多父母不乏教孩子认字、读英语的技巧,却很少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也不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当孩子习惯于独自玩耍时,当他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时,当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知识时,当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时,为人父母者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快乐吗?他的感受如何?”
  3岁的孩子已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不仅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而且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都是健康情绪的表现。下面我们列出孩子拥有健康情绪的5种主要的表现:
  1会主动做事和主动学习。
  2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遵守纪律,善于与人合作。
  4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5.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
  孩子的情绪是在和父母的情感互动中发展的,父母无条件地关爱和接纳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然而并非所有的爱都会给他带来好的结果。在爱的名义下,父母过多的保护和干预也常常使孩子在生活中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自信心。可见,孩子的情绪是否健康与家庭的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情绪呢?倘若父母对孩子能够做到宽容、尊重和同情,给予他足够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不强求他、不压制他,让他觉得父母是他可信赖的情感倾诉对象,并适当地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培养他遵守规则的意识,鼓励他帮助弱者,并注意在他面前保持情绪的稳定和愉快,这样。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并非难事。觉察并调节孩子的不良情绪很多孩子并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高兴时发脾气,生气时摔东西,到了陌生的环境会变得紧张、焦虑,这都可看作是正常的表现。孩子发脾气,父母觉得他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因而忽视了他的不良情绪。也有的父母见孩子摔东西,就想方设法讨好他,反而强化了他摔东西的行为。可见,父母觉察并调节孩子的不良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小丹是个聪明、乖巧的小姑娘。不到6岁就认识很多字了,可以给爷爷奶奶读报纸了。全家上下一心要使小丹得到最好的教育。一天下午。小丹刚睡醒就拿了本书在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奶奶就对她说:“小丹,奶奶带你到外面散步去,不要老呆在家里。”小丹不理奶奶,她宁愿在家里看书。奶奶又说:“小丹,这可不行啊,看得时间太长如果不休息一会儿的话,会把眼睛看坏的,快跟奶奶到外面转转。”到底怎么办呢?l」、丹犹豫了。在奶奶的劝说下,小丹答应出去散步,可是穿上鞋要出门时,她又改变主意了,还是要呆在家里。奶奶又是一阵唠叨。小丹拿不定主意。突然生起气来,既不跟奶奶出去,也不看书了,只跟奶奶惬气。后来,小丹的妈妈发现,每当一件事需要小丹做决定时,她便会犹豫不决、出尔反尔,把小丹的妈妈给愁坏了。
  每当看到女儿这样,小丹的妈妈就以为她是在无理取闹。然而,经过咨询师的询问和分析发现,恰恰是家里一大帮大人对她进行了过多地干预,才使小丹有这样的表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时刻关注着小丹,被这样的宠爱“包裹”得喘不过气来,她便不满意了,于是每每需要做决定时就和家人“无理取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人们对小丹放松一点儿,交还她自己成长的权利,并教她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小丹的“无理取闹”的行为有望消失。焦虑、胆怯、抑郁等 都是孩子会有的不良情绪。比如焦虑过多的孩子可能会以逃避的方式应对令他焦虑的事情,胆怯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而抑郁的孩子除了平时闷闷不乐之外,会让人们觉得他“脾气怪,不好相处”,因为他没有明显原因时也会烦躁不安,好发脾气,好像总是不高兴。当孩子频繁地出现这些不良情绪时,父母应该引起注惫,并帮助他积极地调整情绪,切忌训斤他、打骂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