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2011-12-27 00:21:11)
标签:
霍妮
神经症
弗洛伊德
人格
理想形象
杂谈
|
|
霍妮对于人格的阐述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强调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纵向动力结构,而霍妮主张把人格看作是完整动态的自我(self),它不是人格构成的一部分(ego),自我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其内部也有各种构成要素,人格动力活动均处于自我水平。她把自我区分为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真实自我真实自我是指个体的潜能。人的一切能力、成就等,都是从真实自我发展而来的,它是发展的源头,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具有建设性。只要身体机能正常,环境适当,就可以发展成健全的人格。霍妮又把真实自我称为可能的自我。2.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关于自己的理想形象,但往往具有虚幻的色彩,因而又称作不可能的自我。3.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霍妮通过分析这三者的关系,揭示了神经症的形成过程。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一样,都有理想的自我,然而,他们的理想自我往往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之间产生冲突,他们脱离了真实自我所提供的可能性,以一种幻想的完美形象去贬斥、憎恨现实自我。当一个人被理想自我控制时,他就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对自己和他人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霍妮把这种现象称为“应该专制”。某些神经症的人常常会说“我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他们受到“应该”的控制而不能自拔,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同时也跟别人过不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