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不良行为习惯

(2011-11-25 01:24:28)
标签:

育儿

心理紧张

指甲

认知能力

没有玩具

杂谈

     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是儿童行为偏离的一部分,若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儿童心身健康。
    (一)吮指、咬指甲吸吮是婴儿原始的本能反射。当婴儿稍大一点后,由于饥饿将手放在口中吸吮,可使其得到某种满足,减轻焦虑和转移注意力。但随着年龄增长(2~3岁后),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有些婴儿由于不适当的环境(缺乏母爱、缺少同龄伙伴、没有玩具)、不良的教育方法(喂养方法不当、教育不及时)和适应困难,而把吮吸手指作为一种自我宽慰,从中获得快感,逐渐形成顽固性习惯。到了幼儿期仍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儿 童,常常遭到小伙伴的讥笑,儿童常为此行为感到害羞、焦虑。吸吮手指既不卫生,又会使手指浮肿、变细、变尖,还会使颌面部变形、牙齿排列不整齐和牙齿闭合不良。咬指甲是儿童中最多见的不良行为,多从4~5岁时起,6岁左右激增,11岁后逐渐减少。咬指甲常常与家长、教师的要求过严、批评过多、家庭不和等引起的心理紧张有关。
      (二)说谎:儿童说谎的原因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无意性说谎和有意性说谎。无意性说谎是由于儿童年幼无知,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未发育完善造成的。有意性说谎多是因为儿童做错事怕受到惩罚而编瞎话骗人,或是由于自卑、维护自尊而编造谎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