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批评,多鼓励;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成人指导,以了解哪些是好行为,亦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父母,往往是当看到子女的坏行为时才出声指正,对好的行为则似乎是“视若无睹”
,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面对所遇的问题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手足无措,在外人看来显得怪癖笨拙,这也进一步误导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孩子在人们的目光与评价中形成“不中用”的“镜中自我”概念,如果无法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获得改善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A赞美孩子具体的行为
Girl09(女,6岁,上幼儿园中班)的妈妈就经常这样赞美女孩多多,使女孩多多能够逐渐自觉地改变一些坏习惯。“今天你吃饭吃得真干净,妈妈真高兴!”,“早上你没有再叫奶奶背你去上幼儿园,说到做到真是好孩子”,“今天妈妈才催了一次你就自己起床了,有了不小的进步!”“你这么懂事,妈妈好喜欢你!”这种具体的夸奖比只说些“你真乖”、“你真漂亮”、“我的心肝宝贝”要有意义的多。
B及时表扬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好的做法,做父母的就应及时称赞,这既是亲子互动的润滑剂,又是家庭和谐的原动力,更是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肯定的强“心”剂。
C真诚把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喜悦和感谢传达给孩子。对孩子的表扬要实事求是,不能无限拔高,过分夸张。不切实际地赞美是没有必要的。通过夸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亲子之情,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当他进步还是犯了错误时,父母永远爱着他。父母给他真诚的赞美,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孩子一旦遭受挫折,便会从中获得力量,重新再站起来,后来居上。
(2)小心聆听,积极响应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只说不听,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逆反,造成关系的破坏。一位美国女诗人记录的一个母亲的日常对话,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倾听是多么的少,她时刻爱护着子女,却显得喋喋不休,不懂倾听。聆听的意思是专心去听,不单明了孩子(太原心理咨询)说话表面的意思,也探索了解孩子说话背后所传出的讯息,而作出全面的响应。若父母亲太忙时,也可以先响应一下孩子的感受及协议详细倾谈时间。例如:女儿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下星期学校去旅行。母亲的响应:“哦,看来你好像很高兴,妈妈现在很忙,吃完饭后和你聊聊下星期学校去旅行要预备什么,现在先帮妈妈收拾桌面,预备开饭好吗?”
(3)多响应孩子的感受,少理性的分析和批判一些在成人看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孩子心目中却是一件大事,故父母现宜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所遇到的问题,响应他的感受。
(4)亲子齐定合理的期望父母惯常以命令式去要求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情。
本文转载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