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课程考试大纲(一)
(2016-05-26 08:52:29)
标签:
教育 |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指导思想
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span>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命题要体现语文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本考试的范围为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部分,各部分的比例如下:基础知识12%、现代文阅读12%、文学作品欣赏18%、古代诗文阅读18%、综合实践与应用10%、作文30%。
各部分的具体考查范围见附录。
(二)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试将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欣赏评价[D]和表达应用[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识记”“了解”“记忆”“识别”“默写”等行为动词。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主要包括“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主要包括“分析”“辨析”“判断”“概括”“归纳”等行为动词。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主要包括“欣赏”“评价”等行为动词。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运用”“使用”“写作”等行为动词。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说 |
基础知识 |
A |
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
B |
掌握查阅常用工具书的方法,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
|
B/E |
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
|
C |
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的病句类型 |
|
E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C |
正确判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
|
A |
了解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中国重要作家的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
|
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文学作品欣赏) |
A |
识别基本篇目的体裁 |
B/C |
理解并分析基本篇目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
|
C |
能够正确筛选、归纳、辨析语段的重要信息 |
|
C |
能够概括基本篇目的内容要点与中心意思 |
|
C |
能够准确分析基本篇目及重要语段的写作思路 |
|
C/D |
能够分析、欣赏、评价基本篇目中的艺术形象 |
|
C |
能够分析基本篇目的写作特色、艺术手法 |
|
阅读与欣赏(古代诗文阅读) |
A |
正确诵读基本篇目,并默写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 |
A |
了解基本篇目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 |
|
A |
识记基本篇目中的通假字 |
|
B |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
|
B |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的用法 |
|
C |
辨析基本篇目中常见词语的活用现象 |
|
C |
辨析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句式 |
|
E |
能够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语句 |
|
B |
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
|
|
能够概括出自己学习古代诗文的体验与领悟 |
|
D |
欣赏古代诗词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 |
|
表达与交流 |
E |
能够运用口语交际知识根据交际目的进行简明得体的口语交流 |
E |
能写作课本中涉及的常用应用文 |
|
E |
能写作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文章。一般要求为:熟练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切合文体要求,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充实,选材得当;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贴切;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E |
能够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场景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实施,形成活动成果 |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比例
题型 |
模块 |
题量 |
分值比例 |
答题建议时间(分钟) |
|
选择题 |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
6 |
12% |
10 |
|
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 |
10 |
30% |
25 |
||
古代诗文阅读 |
4 |
8% |
5 |
||
非选择题 |
填空题 |
古代诗文默写 |
5 |
10% |
5 |
简答题 |
综合实践与应用 (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2 |
10% |
15 |
|
写作题 |
作文 |
1 |
30% |
30 |
(二)难易题及比例
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考试内容 |
分值比例 |
基础知识 |
12% |
现代文阅读 |
12% |
文学作品欣赏 |
18% |
古代诗文阅读(含默写) |
18% |
综合实践与应用(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10% |
作文 |
30% |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90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