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3.7.17中国民间与加拿大大使的海豹捕猎会谈(五)张弘博士发言
(2013-07-18 21:40:38)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野生动物保护 |
(地球村顾问
尊敬的赵普大使及各位加方代表,敬爱的各位保护海豹中国民间代表,亲爱的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我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张弘,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表达我们中国民间环保人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看法。
今天我想从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谈
第一. 汞可通过远距离迁移不断富集在寒冷地区;
第二. 汞可沿着食物链富集。
海豹是寒冷地带海洋生物中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物种,因此海豹体内积累有害重金属汞的风险极高。这是事实。控制汞污染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文稿已经得到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认可,今年就要签署。水俣公约文本和附件的相关部分对上述事实有清楚的表述。中国大众和媒体对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10年来,我们就一直在中国倡导防治汞污染。活动中,我们告诉中国的大众:对一般民众来说汞中毒的最大风险来自于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尤其不要迷信来自远方寒冷地区的海豹产品,因为它们恰恰最有可能积累高浓度的汞。我们还会传达给中国公众另一个重要信息,我们会告诉社区和医疗单位:你不小心打碎的一支含汞体温计,释放出来的汞会伤害到千里之外无辜的人和动物。
我们用了两张图片来展示无辜受害者,其中的一张就是正在冰面上渔猎的因纽特人!事实上因纽特人和其他一些北方土著族群是国际清汞运动中最积极和重要的伙伴。
我们尊重因纽特人的传统,和他们依赖于海豹的生活方式。我们号召中国人民放弃使用含汞产品,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远在地球北部寒冷地区的人民和海洋动物的健康和生活方式。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建议中国人民不要吃海豹制品。食用海豹并非中国传统。中国人吃海豹既不高雅,更不健康!
加国大使馆官方微博说:(加拿大)政府发行的食品指南上鼓励人们“少吃商业食品,多吃传统食品”,看到这个消息,我们非常钦佩加拿大政府的见识。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还是本地的传统食品更好。在这件事上,加拿大政府和中国的传统智慧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可是如果加拿大政府实际上却支持向中国销售食用海豹制品,那就背离了自己的见识,成了假英雄。 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信誉就会大大下降。 加拿大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不是对本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使用截然相反的两个标准。
我们希望加拿大政府不再支持对华销售食用海豹制品。
我的话说完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