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啊,我要给你的鸡汤撒点盐

(2016-10-09 20:47:18)
标签:

杂谈

我这个家伙,算不算是别人的益友我不知道,因为这需要让别人来评价,但我知道有时候我可能是个损友。

损友的定义我没去查,不过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应该也是属于朋友那伙的,只是前面的定语变成了“损”字而已。

意思就是,朋友还是朋友,只是有点损而已。

回想起来,好像我还真是挺符合“损友”这个定义的,起码在我上大学以前的时代是这样的。

比如,印象中我做过的几件针对朋友的损事——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位到现在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起码,我自己是这样以为的,哈哈:

1,老师上课提问中,我悄悄的把他的椅子挪开,待到老师说“坐下”,你知道——后果的……

2,为了验证摩擦起烫,我把一根细铁丝在椅子背上来回摩呀摩,然后突然把铁丝放到了他腿上……结果……

3,瓦房的教室暖气跑水,水漫教室,淹死了几只小老鼠,我拿起一只,塞进了他的棉手套里。放学了,当他把手塞进棉手套里…

4,镇上的公共厕所是那种蹲坑的,房子的后面都是一个小化粪池,当他正在蹲坑的时候,我在外面找了一块大大大的石头,顺着化粪池扔了进去……

等到了大学后,喝酒、泡姑娘(注:奏是我老婆)是主题,好像没怎么损过友,哦,有过一次,想起来了:

我这个哥们姓徐,内蒙古大学的,绰号徐大驴,每次我去呼和浩特(我老婆也在内蒙古大学读书),都会找他喝酒。

他应该是不怎么喜欢这个绰号,不让我叫他徐大驴,但我每次都叫他徐大驴。

那个时候还是呼机(BP机,如果九零后啊零零后啊无意看到此文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的话,请自行百度)盛行的时候,他有个汉显的机器。

我给呼台打电话,要叫他来喝酒:“您好,请您给他留言:徐大驴,速来!”

“对不起,先生,您再重复一遍。”声音甜美的呼台小姐说。

“请给他留言:徐大驴,速来!”我又重复了一遍。

“对不起,先生,是驴子的驴,是么?”

“是的,就是驴子的驴。”

“对不起先生,这个留言我不能发。”呼台小姐仍旧声音甜美。

“为什么不能发?”我有点不爽,虽然她声音甜美,但挡不住我不爽。

“这里面有不文明的字,按照规定,我们不能发。”她还挺认真。

我有点起急,说你说说驴怎么就不文明了驴是中华大地传统动物……不管我怎么说她就是不发不发不发!

我一生气,挂了电话。

然后,我平息了一小会儿以后,又给呼台拨通了电话,这一次,应该不是之前那个接线员了:

“您好,请给留言:徐大马户,速来。徐,姓徐的徐,大,大小的大,马,骑马的马,户,户口的户。”

“好的,先生。”

就这样,过了十几分钟后,徐大马户如约而至,不对,是徐大驴如约而至。

也许是自己总有成熟的时候,等到工作以后,基本上就没恶搞过朋友了,仔细想想,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大家工作都有点忙,二是逐渐成家有了孩子,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好不容易见次面,只恨把酒言欢的时间太短,哪还有时间损来损去。

不过,这两年有了点变化。

虽然大家见面的机会还是那么少,但却可以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上见面了。

他去了哪,他和谁喝酒,他又有神马新动向,朋友圈里一目了然。

我倒是很乐得见朋友们发点动态,这也是对朋友的一种关注方式,比如即便是他胖的不像样子了,就是见到也不会太惊诧了,因为总觉得最近见过,对,朋友圈见过。

此所谓:朋友,我们不曾疏远,我们还在朋友圈里。

但是,不知道从哪天起,虽然我和朋友们都在朋友圈里,但我们已经被鸡汤分离。

每天,我都会刷出N条鸡汤来,这要是真的鸡汤也好,端上来热乎乎的,放点香菜(哦,有的人不吃香菜的,就算了),吸溜上一口,也能爽那么一小小下。但这特么滴是心灵滴,对,心灵滴。

想想我鼓捣心灵鸡汤那会,大概是在我高三复读的时候吧,我经常会抄一两句名言警句,借以激励学起习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己,然并卵。

不过,我也有我的办法。把朋友分了个等级,那些外围的,凡是整天里鸡汤鸡汤鸡汤的,要么拉黑要么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

但是,有几个真是铁哥们,肿么办?

比如,我有一个铁哥们,老总级别的,他有时就来点汤,当然,我估计这都是给他下属们看的,为得是用鸡汤打鸡血,激发同志们的斗志。

拉黑他吧,我实在该打!设置为不看他动态吧,万一哪天他在朋友圈里招呼喝酒错过了怎么办?

所以,只能给他的鸡汤里撒点盐了。

有段时间,他每天早晨都来一段“每天一荐”,我在底下评论你这是每日一犯贱啊,后来,就见不到他荐了。

还有其他几个发鸡汤的朋友,我会时不时的在底下“损”上几句……

我美其名曰给鸡汤撒点盐。

不扯了,总结一下:

我觉得吧,这人嘛,到了社会上,最不需要的就是鸡汤了,有看鸡汤文的功夫做点什么都比看鸡汤文有营养。鸡汤文里不都说了嘛,爱要真做才是爱。

注意,“——爱要真做才是爱”这句是我说的,不是鸡汤文里说的。不过,这句也是鸡汤,请自行忽略。

村头树,在路上的创业者。北师大中文系毕业,曾做过教师、网站编辑、主编,现为村头树杂粮创始人。欲了解村头树杂粮更多详情,请在天猫搜索“村头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