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陈乐水在说一个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顺口说了句:我是不是应该写篇育儿记啊,我好像很长时间没写了吧。陈乐水说,是啊,你是不是都忘记你有一个孩子了?
说真话,上一篇育儿记是什么时候写得来着,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去年之前,我给《菁kids》杂志写育儿的专栏,之所以当初答应,一是因为我对他们杂志很是认同,另外也是给自己找一个能坚持写育儿记的动力,因为每个月都有人催稿,逼着自己不写也得写。
但后来,一是事情多,二是觉得陈乐水慢慢地长大了,要说的事情也的确少了。于是就主动申请停了专栏,这一停,育儿记这事基本上就是荒废了。
最主要的缘由,是因为陈乐水已经成了初中生,与她老爸的日常接触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也就少了很多触动自己的故事。
我之所以说她与老爸的“日常接触”越来越少,大概有以下两个因素:
1, 小女生到了初中,基本上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女生心思老爸永远不懂,她再也不愿意大周末的和我一起骑车出去游荡、一起坐在电视前玩游戏、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她更愿意的是和她老妈说一些“闺蜜”私房话,或者周末的时候就她和她老妈出去吃一顿两个女子的饭……
2, 从她老爸我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初中生的年纪已经到了一个独立成长的阶段,我这个老爸没有必要整天盯着她,要给她一个独立的自主的空间。比如,每晚放学后她的活动我从不干涉,她做她的事,我做我的事。也不怎么主动问她在学校的情况(当然,就算我问她,她也不愿意和我说)……
她老妈也一样,我们适当地保持着和陈乐水的距离。她在房间里做什么我们从没有过问,她的时间她自己安排,她的活动她自己安排。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她的成长,我们只是默默地在背后关注,不想通过过多的介入而让她产生青春期常见的抵触。
生活上如此,学习上也是如此。
对于她的学习成绩,我是从来不关心,我一直以为如果给她足够的空间,她会为自己努力,如果她自己在意学习成绩,她自己会努力,如果她自己不在意,我这做老爸的再干涉也没有效果。
在这一点上,她老妈也基本站在了我这一边,初一时她老妈还偶尔会为陈乐水的某一次成绩而操心(当然,从来没有和陈乐水表露过),但现在她老妈基本不会为此操心了。
因为陈乐水有自己的追求。比如晚上有时她会给自己安排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复习复习功课(剩下的时间,就是听老妈读小说她画画的时间),她开始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她主动要为此做点什么。
这次期中考试,她考了年级组前几名。
这是她自己想要的。
N年来,我的育儿记都一直贯彻一个词,那就是“散养”,其实,现在想来,“散养”这个词也许不恰当,“放手”也许更恰当。
我们从不愿意让孩子远离自己去成长,从不敢放手让他们独立去面对自己的未来。
“离自己的孩子远点”,这句话很多人不懂。
“你是不是忘记自己有一个孩子了?”陈乐水这样问的时候,我想我应该这样回答:
我怎么会忘记,我只是在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和你一起成长。
2015年11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