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头树育儿无术记: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长怎么不挑食

(2015-01-28 17:21:28)
标签:

育儿

分类: 村头树育儿记
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则段子:
刚刚路过幼儿园,偷听两个小朋友的谈话:第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长怎么都不挑食呢?”第二个小朋友说:“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还挑什么食?”我瞬间石化了,简直是真理啊!
兄弟我没办法去考证这话到底是不是孩纸们说的,但我相信孩纸们有时候的确是能够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一句噎死你。
就比如这挑食话题,难道,这段子里说的不是事实么?
回想村头树我小时候,好像不存在挑食的话题,每顿饭就那么一道菜有时还没有熟菜,饭就是小米饭,不吃?就只能饿着,还想挑食?要是赶上换个花样,比如来了客人,多了一道菜,米饭也换成大米饭的话,要不撑个半死不活才怪!
好像我老妈也从没说过你要多吃蔬菜啊——整日大葱白菜青椒之类的能生吃蘸酱的全都吃了,估计也不缺啥维生素;她也从没说过你多吃肉啊——一年也吃不上几顿大鱼大肉,偶尔菜里有点肉星的话,还没等我妹动筷子早就入了我的虎口……
所以,基于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否可以这样说:膳食结构单一的情况下,挑个毛啊。
但那少肉无菜的年代毕竟远去了,于是,娃们的“挑食”问题就愈发显得多了。
好像我周边就没有几个不“挑食”的孩子,当然,这“挑食”的结论大多都是孩子们的父母和我说的,而孩子们的说法则是“XX不好吃我不愿意吃”之类的,很少听见孩子说“我挑食!”
其实,每每遇到有人和我抱怨自家的娃挑食时,我都觉得这是其自寻烦恼,不愿意吃什么就不愿意吃嘛,愿意吃什么就吃什么嘛,谁让你从一开始,就没让孩子们意识到食物的美好呢!
发现食物的美好,是多么有诗意的生活,就比如现如今流行的的舌尖上的中国,让多少文艺非文艺们津津乐道。
但是,在孩纸们那里,确是另一番情况。
味蕾这玩意(哦,上回书说过,味蕾也叫舌乳头),应该是有一个自我成长及自我适应的过程,儿时的味蕾一定有儿时的要求,就比如,你给你家娃来口地道的辣椒,他要不蹦高哭才怪(当然,我是指你第一次就给他吃地道的够辣的辣椒),对于辣椒的接受程度,是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其实,大多数食物和辣椒一样,对于一个孩子而言,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比如蔬菜,对于一个小不点而言,什么口感的蔬菜更能让他的味蕾接受;比如水果,对于一个小不点而言,什么样的水果更能让他的味蕾接受;比如肉类,对于一个小不点而言,什么样的烹饪方式更能让他的味蕾接受……
——所以,我一直以为我们缺少真正的儿童食谱,目前的食谱大多是所谓从营养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儿童的口感出发。
不要怪孩纸们愿意吃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或者是吃一些家长们认为的所谓垃圾食品,为毛?因为那玩意能给孩子们的味蕾以高潮!
而我们大多数的家长,更多的考虑是所谓的营养均衡,而缺少考虑如何让食物带给孩子愉悦。
话说到这,我可是从不拒绝营养均衡的,我只是说,我们缺少对“儿童”食物烹调方式的研究(或者是有,但我不知道)。通俗一点说,就是如何把某一款蔬菜做的让小不点的味蕾不忍拒绝。
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我认为导致“挑食”问题的存在,是家长们不尊重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导致的。
管制是其一:
“别吃了!”“少吃点!”“今天只能吃一块糖,你已经吃了!”诸如此类……
强调是其二:
“多吃熟菜,对你好!”“喝杯奶,对你好!”“挑食对身体不好!”诸如此类……
管制会导致欲望无法满足或者是无法完全满足,会更激起对下一次进食的欲望;强调会导致逆反情绪的激发而无法享受到食物真正的美好。
其实,在吃这上面,孩子是有自我判断力的,只要你不是想当然的替他做决定。
——我估计大多数家长看到我的如上说法一定会觉得我是纯扯淡,但我家毕竟有个娃,这一点上,我是有过案例的:
她小的时候,吃什么我们从没做过要求,比如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某一样东西,她吃多少我们也不要求,也从不去管。
印象中,她就好像没对什么吃物上过瘾。
饭桌上呢,由于她有一个勤劳的奶奶,每顿几乎都有几个菜,荤素搭配,而我们又没刻意强调说多吃这个少吃那个,她也就每样都吃点,每顿都吃得津津有味。
在是否“挑食”这件事上,我们就从没操心过。
其实,想一想,有个俗语,挺对的,就是“瞎操心”,心操多了, 往往适得其反。
放手吧,从娃的味蕾开始,和他一起去追寻食物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