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志峰 你也在无耻之列

(2009-02-05 15:39:00)
标签:

杂谈

    “两岁老烟枪”视频一出,乔同学便跳出来大呼:谁来救救可怜的“两岁老烟枪”?
    大呼到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行文中处处可现乔同学的“道德光芒”,便有些让人不舒服了。
    “震惊于包括他的父母在内的那些大人们的无知甚至无耻”——乔同学,真不知这“无知”“无耻”何来?想必乔同学没有到过乡间吧,对于田间地头的百姓而言,“逗孩子”是惯常行为,他们也从来没有觉得不妥。
    “显而易见,这些大人的素质都高不到哪里去,他们把粗俗当有趣、把捉弄孩童当乐趣。”——乔同学,“素质”这个词尽量慎用,因为它没有量化的标准,比学历?比言谈?还是比谁跳的高?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跟这样素质的大人混在一起,孩子能学出什么好来?”——乔同学,请询问一下你周边的人吧,问问他们小时候,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乔同学,不知你是否已身为人父,若是,请慎言他人无耻,因为你可能就在无耻之列。理由如下:
    1,你有可能违背孩子的意愿送他去参加各种辅导班;
    2,你有可能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
    3,你有可能在孩子与异性交往过密时认为他是在早恋;
    4,你有可能认为孩子还不成熟所以把他的建议当耳旁风;
    5,你有可能受不了他对你的权威的挑战而大发雷霆;
    …………
    当然,你有可能认为你是民主的,你是开放的,你是新社会的新父母,你不在无耻之列。
    但是,从你《谁来救救可怜的“两岁老烟枪”?》落笔之前,你就注定在无耻之列了。理由如下:
    1,在写下“素质”这个词语时,你眼里看见的只是“素质”,没看见孩子父母背后的黄土上空的烈日;
    2,在写下“显而易见”这个词语时,你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要知道,那玩意不是制高点,是虚高点;
    3,在写下“救救孩子”这个词语时,你根本就没有自省,喜鹊站在猪身上,把自己撇开了。

    如你所言,“他们并不为自己孩子抽烟骂人的言行感到担忧和生气,也并没有考虑到这对孩子的身心所带来的严重伤害。相反,在周围人的惊叹和起哄声中,他们还可能会产生一种病态的虚荣。”现实中,我们给孩子身心带来伤害的地方多了。
    借用一下你的“素质”一词,造个句:
    尔等“素质”高的比吾等“素质”低的对孩子的伤害也许会更深,在孩子面前,没谁不在无耻之列。

附录:

谁来救救可怜的“两岁老烟枪”?
乔志峰
    近日,一个名为“周家坝实拍两岁老烟枪”的帖子引起轰动,一名两岁多的小男孩在周围大人怂恿教唆下熟练地吸烟、骂脏话雷倒不少网友。天真无邪的孩子是无辜的,在网友的一百多条跟帖中,除了少数人以此为乐以外,大部分人都强烈谴责孩子身边的大人们。很多人认为“孩子的父母很可耻”,还有更多人骂围观者只知道看“笑事儿”,把小孩子教坏,完全泯灭了良知。 (《重庆晚报》2月3日报道)
    这个新闻令人无比震惊——不仅震惊于两岁孩童就沦为“老烟枪”,更是震惊于包括他的父母在内的那些大人们的无知甚至无耻。
    很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总有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鲁迅先生的呐喊、一次比一次更深刻地体会到先生当年的愤懑和伤痛。面对这个“两岁老烟枪”,我也忍不住要问:谁来救救他?谁来救救这个懵懂无知的可怜孩子?!
    按理说,父母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发帖者“鸡蛋18”称,这个视频是一个朋友到周家坝吃烤鱼时录下来的,他是转发上网。孩子的父母是在菜市场卖鱼的,由于菜市场鱼龙混杂,大人们的不良行为才导致孩子在视频中的这些言行。由此可见,他的父母对孩子抽烟、骂人的行为是完全知晓的。“养不教父之过”,他们显然没有尽到为人父母者的责任,他们并不为自己孩子抽烟骂人的言行感到担忧和生气,也并没有考虑到这对孩子的身心所带来的严重伤害。相反,在周围人的惊叹和起哄声中,他们还可能会产生一种病态的虚荣。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糊涂的父母!看来,尽管他们是孩子最亲的人,可想让他们来“救救孩子”希望不大。
    视频显示,孩子是在一群成年人一阵“烧起”的起哄声中,开始表演点火抽烟的。他的表现赢得旁边大人们阵阵喝彩,没有人上前劝阻,都兴奋地看着表演。听到小孩口里吐出清晰的“好××耿直”、“飞××辣”等脏话,更叫众人大笑不已。甚至有人还继续用“雀雀是做啥子用的?”“你的马子也?”等带色的言语去挑逗小孩。显而易见,这些大人的素质都高不到哪里去,他们把粗俗当有趣、把捉弄孩童当乐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跟这样素质的大人混在一起,孩子能学出什么好来?尽管这些大人衣冠楚楚、虚度了几十年的光阴,可想让他们来“救救孩子”估计门都没有。
    那么,到底谁才能救救可怜的“两岁老烟枪”?有网友认为,此事折射出的是一种“社会病”,只有加强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方能杜绝类似现象发生。这种说法当然很有道理,但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并且效果如何难以预料。很多时候,道德自律的效果十分有限,甚至社会舆论的声讨所能起的作用都不见得十分明显。要彻底改变某些不良现象,还是要靠“他律”、要来一点“强硬”手段。例如官员贪腐的问题,抓一批、毙一批永远都比开大会进行所谓的“廉政教育”来得有用。
    在国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非常之大。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英国邓迪市儿童保护官员曾向一对父母下达最后通牒:在规定期限内,如果他们的3个超重孩子没有减肥,儿童保护部门将“实施干预”,把他们的全部6个孩子都送到其他家庭寄养。仅仅因为孩子超重、父母未能积极帮助孩子减肥,便要剥夺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权,未免旧矫枉过正,是否恰当值得商榷;但无论如何,人家政府部门对孩子无比关切和重视的态度,还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具体到我们“两岁老烟枪”的事情上来,孩子的父母乃至周围的大人,他们怂恿教唆才两岁的幼童抽烟,有没有“虐待儿童” 的嫌疑?烟草对大人的身体尚且危害十分严重,对孩子的身心伤害更大,事情的情节显然比英国那对父母要严重得多,也恶劣得多。当地的妇联等相关部门理应立即介入,对其父母及其他大人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视其态度和实际行动再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谁伤害孩子都必须付出代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保护我们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