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足石刻之佛惠寺与罗汉湾造像-巴山绵绵(6)

(2013-08-23 09:40:47)
标签:

佛惠寺

石篆山

大足石刻

罗汉湾造像

严逊记碑

分类: 蜀道悠悠

http://s16/mw690/628a7e80gx6BZb278mzdf&690

佛会之塔

http://s16/mw690/628a7e80gx6BZaXqUlp6f&690

小哥哥,好像在哪里见过。。

鼓鼓的肚子
http://s9/mw690/628a7e80gx6BZb0rc3Sa8&690

今天这处古迹,应该算冷门中的冷门了吧。
古寺,宋塔与造像,内容还挺全。

前面一篇石篆山博文中提到了开凿的起始年代。
若感兴趣的朋友进一步在网上搜索的话,
会发现不少石篆山的介绍都是你抄我,我抄你。
但提到石篆山石刻的来历时,都不约而同的都指向一处碑刻
佛惠(会)寺里的 严逊记碑。。 然后再不拉不拉的说一大堆。

正是由于这个宋代碑刻的存世,才揭开了石篆山石刻的身世。

虽然天色渐晚,佛惠寺还是值得去趟一下。。

雕栏玉砌应犹在

http://s11/mw690/628a7e80gx6BZaXE3jkaa&690 
开始找碑吧。。

http://s1/mw690/628a7e80gx6BZaYq77240&690
哟 半成品
http://s12/mw690/628a7e80gx6BZaYEErx4b&690

 

严逊,何许人也

宋代,得知父亲生病,变卖财产,举家搬迁到今天石篆山一带,好靠近并照顾父亲。

然后此人也不简单,居然把附近的地都盘了下来,并建了庄园。

而石篆山石刻真是位于他的庄园当中。

今天回过头来想想,这庄园该有多大啊。

石篆山的三教合一的题材,这也是全国年代最早的一处。

各教派的人物济济一堂,会有朋友想到,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于许多寺院墙上的水陆壁画呀

对待,其实这也算是水陆道场的一种,并在日后都大红大紫过。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严逊还引领了时尚潮流嘛。
http://s6/mw690/628a7e80gx6BZaYSrZPf5&690

闲暇的冬日,居然这聚集了这么善男信女
http://s13/mw690/628a7e80gx6BZaZtN4E4c&690
本年度最佳上镜卡哇超酷超萌时代先锋抽象派非主流十八罗汉隆重闪耀登场

不得不为这叹为观止的现代技艺而惊叹啊
http://s15/mw690/628a7e80gx6BZaZGaaWce&690
后殿

http://s6/mw690/628a7e80gx6BZaZWh2B65&690
主殿
http://s16/mw690/628a7e80gx6BZb0aEDJ4f&690

从前到后没找到宋碑。。小遗憾。。
池塘旧址,可以想象曾经的规模。

在翌日去的广大寺前也有类似的池塘
http://s2/mw690/628a7e80gx6BZb0EHFTf1&690
估计是以前进山门前的小狮子,已经残破
http://s1/mw690/628a7e80gx6BZb10rJed0&690

宋代小塔,佛会之塔。一面还有妇人掩门,草实在太多 无奈放弃。。
http://s15/mw690/628a7e80gx6BZb1OnG66e&690

下面这处古迹还要从一则新闻说起。

这个新闻也特别有意思。   还记得姑苏瑞光塔精美木函发现记嘛。

几个顽皮的小孩登塔寻乐,发现了文物并交给警察蜀黍的故事广为流传。

巧合的是,今天的主角也是小盆友。

新闻标题大致是:放牛娃发现精美石刻

虽然这是一个十年前的新闻(2003)

不过对于深埋千年的石刻重见天日,十年真的是弹指一灰间啊

罗汉湾造像,不知道我这个命名是否准确,若有偏漏烦请高手指正。

虽然现在已经属于荣昌地界了,以前还是划归到大足县的

其实也应该在严逊的庄园里

远眺
http://s15/mw690/628a7e80gx6C2e6J6wKbe&690
长寿王龛

大家猜猜那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
http://s13/mw690/628a7e80gx6C2e6Wj241c&690

http://s6/mw690/628a7e80gx6C2e7jTyRe5&690
其实那就是钱币啦, 哇 钱币都进入石刻啦 而且还是这么多。

为什么会有钱币?带着这个疑问,我也去找了找

(其实这个寻找答案的这个过程还是蛮有意思的)

我猜测,这里的钱币还是很佛教中长寿王的佛教故事有关

长寿王其实是一国之君, 敌人来打了,

王说 不能抵抗,抵抗的话。我军会死伤的。

手下说,其实敌人打不过我们的。。

王说,那也不行,敌人会死伤的。 。。。

然后就逃跑了,为了减少杀戮。。

 

后来敌人悬赏,抓到长寿王可以得到多少多少钱币。

他为了婆罗门还是谁,就主动去投降,把赏钱又施舍了。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佛教故事。 我描述的可能有点生硬,

不过我想可能就是钱币题材石刻的一个可能。

另外还有可能是一个金库的故事,我还没彻底理顺。。
头像均为后世添补
http://s10/mw690/628a7e80gx6C2e7KmJH29&690
这是另外一块碑,号称和严逊碑讲述匹配,

没找到严逊碑,来到这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http://s11/mw690/628a7e80gx6C2e7Xk0iba&690

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