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闾山玉玄
闾山玉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55
  • 关注人气:7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倪海厦先生逝世的一点思考和解释

(2012-02-29 15:24:08)
标签:

倪海厦

逝世

肝癌

健康

      惊闻倪海厦先生逝世,心里先是不敢相信,继之则是长时间的反思。

    倪海厦应是当今中医界出类拔萃的人物,医术理当高明,也必然精通摄生之道,在大多数人心里认为,中医师应该是长寿的才对,尤其是高明的中医师,而倪海厦如今却死于自己最为擅长治疗的癌症,如此实在令中医后学无法接受!

    一个死于疾病的短命中医师,他所教授大众的中医理念或者治病方法是否还是正确的?他得学术是否还有学习价值?这是我最为纠结的一个问题。经过几日思考,对倪海厦死于疾病,我有以下几点解释:

    1、其人的中医理念太过偏激,错误的理论指导了错误的实践,导致自己身患肝癌却束手无力。

    2、其人的中医功力是可以的,也确实治好过无数癌症患者,但其人愤世嫉俗,每日面对被西医西药毒害的患者都气得胸闷气短,长久如此则伤肝,自然得到肝癌,因其自身摄养得法,于是肝癌迁延十数年才彻底发作。

    3、据某些网友说,其人治病只针对“果”,不针对“因”,只知阳病不知阴病,最后因业报而患肝癌。

    以上三点,第一点是本人及其不愿意接受的,本人认为最第二点和第三点还是比较靠谱:我们可以看看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例子,此人可以说对中医祖本《黄帝内经》精神吃的最透,其人中医理论系统完善,影响极大,但其本人也是年纪轻轻就死于疾病,缘由其人对中医太过执着,以至到了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的地步,经常深夜看书,写书到天亮,子时不眠重伤肝肾,长久先天元精耗尽,如此即使医学水平再高,也难颐养天年,但这不能代表黄元御的医学理论是错误的,乾隆皇帝赐匾“妙悟岐黄”,后人实践其理论也是行之有效。可见一代明医,其寿命和医学造诣往往不存在必然联系。当然,我是极希望倪海厦先生也属于这种情况。再来分析下第三点,火神派祖师郑钦安活到一百多岁,在他书中曾经也谈到过,有些病用药不愈,多属宿世业障,应由病人发心忏悔,先申中宫,次申城隍,如此可望病愈。由此可见郑钦安是信因果报应者,对无法治愈的病就不再用药力勉强治之,而是从“因”上去治。他得理念正确,因此不会造成被病家的冤亲债主缠绕,最后得享天年。再看药王孙思邈真人,也是一位大医兼高寿者,据史料记载,其人岁数有101,120,141,165等几个版本,就按最低的算他也是个成功的百岁老人啦,但我认为其人寿命可能还要更高些。孙思邈是个医学家,同时也是个修道的道士,后人尊称其为孙真人,可见其人修道是得法的,而修道之人,必然是心气平和,崇信因果者,因此又得享高寿。而倪海厦先生,从其讲课视频及相关著作来看,似乎不是很重视从“因果”、“业障”等方面去考虑治病,而且其人也经常提到说,看到病人被西医毒害很生气之类的话,经常性的生气,外加对中医学的执着耗去不少精力,再加上高明的医术硬把某些命本该绝的病人身上的冤亲债主赶走,而不是从“因”上来化解,最后祸延己身,导致自己身患肝癌。我想,这也许才是倪海厦先生为什么治不好自己病的根本原因吧!

    因此我认为,倪海厦先生壮年死于疾病,应该与其医学修为关系不大,是两回事,他的中医理论应该是正确的,至少说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只是还不够完善,学中医的人,也许更应该学会如何修道修佛,这样也许才会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