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病反應須知
(2011-12-12 14:18:31)
标签:
中医中药健康 |
誤用藥引邪深入,表面症狀雖似乎減輕,實際情況反而加重,如濫用抗生素退熱等等,往往形成長期慢性症狀久久不愈。此類情況經正面用藥扶正祛邪,必然出現退病反應,這類反應多為先前曾經出現過的目前已經隱匿的症狀再次出現,但與先前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先前是由淺入深,此時是由深出淺。如同為咳嗽,從發燒用消炎藥變成咳嗽是深入,從乙肝、抑鬱症用助生髮藥變成咳嗽是淺出,一為加重,一為減輕,性質相反。茲羅列其常見者,以為病家備覽:
——用扶正祛邪藥打通閉塞的經絡,會出現頭面唇舌麻木、肢體酸麻脹痛的感覺,反應時有不可抗拒的推動感,嚴重時如排山倒海鋪天蓋地,過後即恢復正常,並非中毒,只要靜臥即可,不必慌張。
——服扶正祛邪藥後身體表面發癢,出現斑疹、水泡、痤瘡之類症狀,為病氣退出皮表所致,繼續用藥就會消失。
——用扶正祛邪藥撥亂反正,有時會出現暈頭轉向、搖搖欲墜、視物不清等現象,此為瞑眩反應,為藥物助身體正氣糾正氣機之偏所致,過後往往耳目一新,沉屙頓愈,不應驚慌,反當慶賀。
——用扶正祛邪藥後出現腹瀉清水、嘔吐痰涎、身出涼汗、衄血等症狀,為排病反應,過後必然身體輕快,如釋重負,不可與普通吐瀉汗出病症相提並論。
——用扶正祛邪藥物後出現血壓一時升高或降低,心跳過速或過緩,神智清醒,身體無力之類現象,為藥物調解反應,最多數小時即可恢復正常,並非中毒,不要去醫院搶救,反致逆亂。
——用扶正祛邪藥後出現發高燒,伴隨身體疼痛、頭痛之類重感冒症狀出現,為病氣外散體表所致,繼續用藥或靜待其衰即可,過後往往其病若失,此為最應慶祝之事,千萬不可釋邪攻正,反去醫院掛水,再次引邪深入,與痊癒失之交臂。
退病反應為正氣攻邪之象,有時激烈難當,實不得已而為之,如能潛移默化不戰而屈人之兵最上,不要有意追求這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