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拿》看一眼便已是天荒地老

(2014-11-28 19:55:25)
标签:

推拿

娄烨

秦昊

郭晓冬

毕飞宇

http://s7/bmiddle/001NSJmwgy6NY9CyfRAe6&690

先看小说,再看电影,大部分的时间都像是在回顾书中出现过的情节,但电影毕竟与小说不同,无法用大块大块的时间去交代剧中各个人物的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对于人物现在生活的种种影响。如果不读小说就直接去看电影,会发现电影里的大部分人物似乎可有可无,对剧情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影响,但这些人物又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在盲人的世界里,除了眼睛看不见这个共同点,他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以及人生,就像是正常人一样。

毕飞宇的小说没有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写盲人,而是在盲人的角度来观察盲人的生活, 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盲人世界里声音、味道、时间、同类、异类、情感、欲望,他们的生活似乎与正常人不同,因为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方法不同,他们把自己和正常人区别开来,书中所:“盲人和正常人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盲人看待正常人,就想正常人尊神敬鬼,盲人始终与正常人保持距离。”但这种不同是盲人强加给自己的,其实除了看不见,他们生活的小圈子和正常人生活的小圈子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也都是利益、欲望和勾心斗角。他们的爱情、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其实与正常人并无二致。

拍一部盲人电影特别容易不讨喜,尤其是《推拿》这样的小说,书中有太多对于盲人主观感官的描述是无法在电影中呈现的。但娄烨却很巧妙的找了一条线索来展现盲人的生活,那就是站在他们中间像注视正常人一样注视他们,即使看不见,也要让观众尽可能跟着他们的眼睛来感受生活,没有猎奇,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和他们一起过一段活生生的生活。于是在主观镜头里、在传递情绪的镜头里,观众们看到的画面也是模糊的,虚焦镜头即让观众感受到全凭想象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带领着观众走进了盲人的内心。

这电影即使拍给健全人看的,也是拍给盲人看的,就连剧情交代和演职人员名单都是用口白念出来的。

http://s4/mw690/001NSJmwgy6NY9Fo9yPc3&690

对于小说的改编,娄烨采用了一种近乎极致的做法,大幅度删减了故事性和戏剧性的情节,反而保留下来的是对于盲人日常生活的近乎于冷漠的展示。其实无论你翻开任何一种写作理论书籍,书中都会有专门的一章来专门阐释,描述和展示的区别,公认的一条标准是好的小说对于描述是要非常节制的,不要描述,要展示,比如你写“这个人是个坏人”,不如写“他狠狠的扇了亲生父亲一耳光”。《推拿》正是运用了一种只展示,不介入、不评断的处理方法来推进剧情的发展,看似波澜不起,却时时蕴含着一股暗流,等待着喷薄而发的那一刻,这种力量一方面来自于真实记录式叙事节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剧中人物情感上的节制和收敛。因为他们是盲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和正常人不同,所以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是习惯忍耐的,无论是生活还是欲望,即使他们有那么多的渴望,但心里面想的却不是应该如何跨出第一步,而是该怎么样先忍一忍。于是那些情绪只能伪装在表面的平和之下,直到最后以巨大的能量爆发出来,就像是小马和王老师的自残,以及沙老板从口腔里喷射出的汩汩鲜血。

http://s5/mw690/001NSJmwgy6NYa12MV6d4&690

能够看得出,娄烨导演对于远着小说的喜爱。他小心翼翼的忠实呈现了书中的人物和部分情节,有些台词几乎一字不差,这种遵循原著的改编手法,似乎让他有点儿畏手畏脚,原著对于他来说即使基础又是束缚。因此这部电影最为出彩的地方恰恰来自于他对于小马这条线的改编和丰满,这条线的情绪和情感其实更加娄烨而非毕飞宇。

把小马这条线拿出来串联起整个故事是《推拿》这部电影最最成功的之处,也正是对于这条线索的改编让这部电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电影中的小马没有消失,他恢复了视力,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一起私奔了,虽然生活依然困窘,但电影最后的几个镜头却让人感觉格外温暖。小马模糊的眼睛里,看见了自己的爱人露出了笑容,于是他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幸福感油然而生。

今生只看这一眼便已经是天荒地老,死而无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