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2010-03-04 14:02:23)
标签:
高考教育杂谈 |
分类: 教学讲解 |
第二讲: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一、考点阐释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词、句是相对于段、章而言的语言单位;在文章中,词语和句子都存在于文段、文章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与之构成了有机的语义联系。因此,要理解和阐释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意思,除了要对这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悟外,还应当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它们与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阐释它们。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重要词语”的包括:
①、与写作对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概念)
②、指代词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
③、在文中有含义差别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④、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的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的词语
⑤、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的关键词语
⑥、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词语
⑦、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
2、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技巧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①、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②、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③、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④、对词语的比喻含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⑤、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的理解,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解题技巧】
①、结合语境,认真推敲
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做活的理解分析。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②、遇到代词,从上查找
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③、由近及远,查找释句
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3、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义。这里换一个角度说三点:
①、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
②、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有一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
③、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这也应该注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所选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
1、 文中“重要的句子”的类型
①、起始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①、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这种方法在社科文、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用得最多,也行之有效。
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或修饰成分入手
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③、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首括句常常总起全文或概括段意,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辖区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
④、从相邻句入手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对于那些关键性语句,要特别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这相邻的上下句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⑤、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因此留到“鉴赏”部分再作详细阐述。
【具体解释句子的方法】
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
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人为地“拔高”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作者),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
②.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这里便不再阐述了。
总之,要善于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