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些年CBA联赛的逐渐火热,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CBA全明星”这个概念逐渐深入人心,CBA全明星已成为每个赛季必会举行的活动,俨然一桌愈发丰盛的年夜饭,等待着球迷们品尝。当然,其也如同春晚一样,必然做不到尽善尽美,也必然众口难调。
2015年全明星票数结果一出,大部分的眼光又集中在了马布里的身上。一时间,“刷票论”、“官方找面子论”等众说纷纭,但这些明显带有攻击性的言论,真的成立吗?
既然全明星投票是区分南北区的,那么就需要按照南北区的划分来看问题。北京首钢的战绩放在北区里,是第三名,虽然这与卫冕冠军的身份不符,但还没有差到这一战绩会阻碍马布里入选全明星的地步。
如果从数据上看,马布里本赛季的表现确不及哈德森、沃伦等外援,球队战绩在北区不及辽宁和青岛,但票选全明星首发的宗旨在于什么?又以什么评价标准来衡量每个球员的票数?说来说去,还在于一个人气。要不然,马布里也不可能连续五年入选CBA全明星,而其中还是连续四年跻身进入首发阵容。而当得知被再度入选全明星先发时,马布里在第一时间表示,“很感谢中国球迷对我的爱,为我投票,全明星赛是一个大Party,那会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诚然,与马布里相比,哈德森和沃伦在本赛季的表现更为突出,但这二人身上却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哈德森在四年内效力了四支球队,何以建立起稳定的球迷支持群体?沃伦砍分如麻,但这只是其第一个CBA赛季,甚至大多数人连沃伦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那为什么就仅凭着沃伦疯狂的表现而为其投票呢?与这两人相比,马布里率领北京三年两冠的功勋战绩已经无需赘言,再者说,在北京效力的三年时间里,马布里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亲民的形象,已经赢得了球迷的心,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了足够的人气和支持率,因此选其入选北区全明星,难道就一定是靠着所谓的刷票进入的?再往前数,马布里还曾效力过山西和佛山,并且也都入选了全明星首发,如果不是拥有超高的人气,他凭何入选?
同样,当今年北区全明星首发阵容出来之时,又有谁能说贺天举就一定比丁彦雨航或是李根更有首发说服力?或者说,韩德君这个赛季的整体表现超过了率领青岛突飞猛进的哈达迪?而在南区,赵泰隆本赛季因伤缺席了11场比赛,但却最终入选了南区首发阵容。同时在南区阵容中,貌似也没有任何一名外援入选。
同样的道理,两年前麦迪加盟CBA,令国内球迷为之疯狂,可当赛季,青岛的战绩在全联盟垫底,同时麦迪还曾因伤缺席了部分比赛,整体表现也只是中规中矩,但即便如此,麦迪还是荣升为全明星票王。究其原因,是因为麦迪在中国的超高人气,不管其表现的好与坏,球迷都希望能够在全明星的舞台上看到麦迪的表演,希望能够一睹这位一代巨星的风采。可当时,又有谁站出来说麦迪的表现不符合参加全明星赛的标准?
上个赛季,广东的朱芳雨和王仕鹏皆入选了全明星,但从客观表现来看,朱芳雨创下了职业生涯新低,王仕鹏也是持续低迷,难道他们的表现就真的符合全明星之名?难道他们入选不是因为多年效力国家队经历积攒下的人气?上赛季,东莞外援布朗单场砍下过74分,场均31.3分4.2个篮板6次助攻,这么强劲的表现,直接入选全明星赛首发阵容都不为过,但还是因为缺乏人气而落选。所以,如果真的按照某些腹黑之人所言的刷票论,那就真的可以另当别论了。
今年,中国篮协特意改进了全明星投票制度,详见下图:

可以说,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根治了刷票现象的发生,也意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票选公平。可为什么?偏偏只有马布里的高票数在结果公布之后,要遭受外界的质疑和非议?
CBA全明星票选,本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力拼球星人气的过程,球迷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球星无可厚非,但任何一项票选的最终结果都是按照票数高低来选择的,即便更加成熟的NBA也是如此。
当然,避免不了的,还有对那些经常出现的老面孔的质疑。列举几个数字:王治郅曾连续8年入选全明星首发,王仕鹏也曾连续9年入选全明星,但他们都不敌堪称
“全明星之王”的朱芳雨,他加上今年已是连续第14年入选。那你说,这算是人气致胜?还是刷票作祟?
难道这些老队员就想一直霸占着全明星赛的名额?答案当然不是。近段时期国内涌现的年轻人才太少,大多数外援又都难以固定扎营,而不少老队员、老面孔的形象又在球迷心中根深蒂固,拥有很高的人气。因此,球迷不选他们,还能选谁?同时,这些老球员、老面孔并不能控制球迷们的投票行为,毕竟每一年的全明星名单,都是球迷们自行票选出来的,入选或落选都由不得球员本人。
时代交替是这世界上永不变的客观规律。可喜的是,去年CBA全明星赛共有8名90后的球员参加,算是近五年以来新人最多的一次。而今年,至少在首发阵容上与去年相比,就已经有了布莱切、贺天举、曾令旭和赵泰隆这四张新面孔。CBA全明星赛终归要新人换旧人,CBA联赛如此,中国篮球也是如此。
所以,趁着还能看到这些熟悉的老面孔打球之时,就请各位看官自行珍惜吧,少点儿风言风语,少点儿腹黑言论。说不定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这些球星,就会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同时,想要保证CBA全明星的观赏度和顺利开展,就势必要保证CBA联赛能够更加有序的进行,切实有效的做到改革。在这里,我倒有个小小的提议,既然每年CBA都会有不少表现出色的外援,而参照往年每支CBA分区明星队中只有2名外援的惯例,为何不能适时拓展到每队4人,以提升比赛观赏度,同时让更多优秀的外援出现在CBA全明星的舞台之上呢?
因此,与其不少腹黑看官在这儿把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倒不如好好恭祝各位参赛球员发挥出高水平,为各自支持的球员加油。毕竟这摆着一大桌年夜饭,众明星的精彩表现,才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