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地务工返乡过年能让北京“半瘫痪”?

(2011-01-31 07:50:54)
标签:

北京

烧饼

蜂窝煤

东四十三条

服务社

杂谈

分类: 大杂烩

离过年还有近一周的时间,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的返乡,新一轮的保姆荒、废品荒、用餐荒正在蔓延开来。有记者通过走访京城10余个社区,因为越晚车票越难买,所以一些早餐铺、废品回收点、维修店等都已歇业打烊。那么这些外地来京务工的人员的“集体撤离”对首都人民有什么影响么?下面来看看几个案例吧:

 

取暖 平房市民买煤无人送

  50多岁的市民马女士一家住在新西城大院社区的一座平房里,多年来,他们都是依靠烧蜂窝煤取暖。

  前日,马女士说,每到冬天取暖季,他们取暖和做饭,每天要用8块蜂窝煤,一个冬天要用近1000块煤。但是,因为她家环境狭小,不能一下子将一冬天的煤买下,而是用完一车再买一车。

  马女士说,1月22日,她家的蜂窝煤快用完时,她就给辖区的蜂窝煤站致电,但该站拆迁了,而联系其他煤站,对方告知许多送煤工回家过年了,无法及时送到。“可把我急坏了。”马女士说,如果买不到蜂窝煤,她都无法过冬。

早餐 烧饼店歇业街坊郁闷

  6年来,新东城东壁街的胡同里,有一家烧饼店,因该店的烧饼好吃,口碑远扬,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购买。

  市民陈先生说,这家做的烧饼香脆,吃着特别爽口。他就在该烧饼店附近上班,每天早上,他喜欢到该烧饼店购买三个烧饼吃。

  但1月22日,他再次去购买时,该烧饼店已歇业,他的早餐也因此遇到困难。

  该烧饼店房东马女士称,该烧饼店是安徽人经营的,因回家过年就关门了。估计将在正月十五后开始经营。

  另一位84岁的李大爷说,他也爱吃这家店的烧饼。往日,他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才能买到。现烧饼店关门,也让他很郁闷。“看来,大家谁都离不开谁。”

家政 十人找保姆只能解决俩

  往日,位于新东城东四十三条的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里,总是坐着许多等活的家政人员,而昨日,仅三名工作人员在值班。

  “很多人都回家了。” 东城区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负责人方为芳称,他们家政公司有150多人,年龄在20岁至50多岁,每人都会洗衣做饭,都是收拾家务的好手。因这些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从本月12日起,就有人开始回家过年。之前,家政人员比客人多,现在客人比家政人员多。从本周一开始已有10人要求找家政人员,而他们最终只安排了两人。

 

应该说上面的三个虽然是个例,但不失代表性,他们是代表了不同的群体,北京市民因外地人离开遭遇生活的困难,表明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外地人的贡献,对外地的依赖性增强!虽然这种困难只是暂时的,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城市一个月没有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话真不敢想象!

 

也许有人说,你不来北京好多人抢着去务工,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量农村出现了劳动力真空的现象,现在只要能离开家里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几乎都不愿呆在家里,尽管这样,从全国来看大城市对这样务工人员依然有缺口,以前都是单位挑农民工,现在是农民工挑选企业了,每年南方的用工荒就很说明问题。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烟台的一个小县城的好多企业请外地劳工老板都是每年过年车接车送的。

 

特别是一些服务工作,像清理垃圾,小修理店,小饭馆,清洁等这些平时似乎感觉不存在的职位,一旦没有还真的不行,而这些脏活累活本地人又不愿干,只有离开的那一刻才知道他们存在的重要性。当然,外地人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工,还不是为现在高物价、高上学费、高房价等给逼的?谁愿意数年不回家陪老人孩子啊?而北京提供给这些人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好多外地人因此也深深喜欢上了北京。

 

外地人其实很辛苦,他们好多诸如医疗,养老,子女上学等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在政策上没有根本的为外地劳务人员落实好,更有些本地人看不起这些外地务工人员,甚至认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素质低下,他们受苦是他们愿意,没人请他们来,可是这座城市真的能离开他们么?北京需要外地务工人员来服务,外地务工需要北京来改善自己生活条件,谁也离不开谁的!希望有一天天下苍生共聚一地,各伺其职,其乐融融的相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