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新主张:快乐放风筝

(2010-03-18 17:47:01)
标签:

养生

保健

风筝

颈椎

纸糊

健康

分类: 健康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红花绿树、鹦鹉风筝,生机盎然的春天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景象吧。据说放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人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又寄托一种希望,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带走疾病、苦痛等不好的东西,最后,剪断牵线,让它飞走。

其实,放风筝的确是件有益健康、利于养生的活动,它不应该只是孩子的玩具和老人的伙伴,谁都可以在春天通过放风筝来促进健康。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心情又容易郁闷的白领们最应该爱上放风筝。

“现在提倡低碳概念,咱们人在周末骑着自行车去郊外放放风筝,那真的是种时尚又健康的养生方式。”很多人一说起养生就只想到吃,实际上,很多活动都是有利于养生的,放风筝就是其中之一。

情志畅达天人合一

风筝起源于中国,传说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最早为木制。为什么叫风筝呢?那是因为古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挣筝”声,因而得名。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所以风筝又叫纸鸢),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的玩具。

现在人们放风筝依然是娱乐,但好像更受小孩子的欢迎。“不过放风筝并不只是小孩子的玩意。”中医主张气血调达,心情的舒畅有利于气血活动,而放风筝能带给人欢愉,自然能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

“中医有情志致病的说法,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情志变动可影响内脏,不当可损害人的健康。说白了,中医学所谓的情志,其实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放风筝时,风筝飞上天的那种成就感、观察风筝飞行的那种全神贯注,还有置身自然的那种天人合一,都有利于心理保健、释放压力。“现代人长期紧张工作,精神上比较压抑,而放风筝、登山、钓鱼等,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是让情志畅达的好办法。

小跑、昂头活动筋骨护卫颈椎

“放风筝得小跑吧,跑跑停停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舒展筋骨。”平常,小孩跑动的机会比成人大得多,所以成人更应该珍惜放风筝这样的机会。

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心情又容易郁闷的白领来说,放风筝对护卫颈椎相当有效。“现在好多人工作都是坐在电脑面前,下班还用电脑,要不就打麻将,锻炼的机会非常少。”颈椎若承受长时期压迫容易发生生理性变形,“实际上,颈椎的自然生理状态是稍稍有点往后仰的,由于长期的伏案,反而让它前倾了。”放风筝的时候抬头上看,时而又松弛下来,非常利于恢复颈椎生理状态。

“当然,如果有时间,大家能够自己做风筝是最好的,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以前大家都是自己做风筝,用篾条扎骨,用纸糊,还要自己画,什么蝴蝶、老鹰、蜻蜓、美人,五花八门,“风筝飞上天空,那就是自己作品的一次漂亮展示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