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实属冤案

(2011-08-10 06:27:13)
标签:

点评

三国

诸葛亮

斩马谡

实属

冤案

杂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实属冤案

    名著《三国演义>其精彩影响甚远,即使没读过原著的朋友,也能熟知其中的典故,如桃园三结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对军师诸葛亮的殚精竭虑,神机妙算更是赞叹欣赏有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其中著名段子,古代战争中将士犯军法当斩首,马谡一定犯法了才招来杀身之祸,身为军师的诸葛亮斩马谡时挥泪了,以前读到此章节时,觉得军师仁义慈悲。本博主重温《三国演义》这个情节时,站在马谡角度考量,感觉马谡被杀是三国时代一冤案,诸葛亮错杀马谡了。
    马谡何许人也?马谡初在荆州参加工作,一直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深通谋略,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出类拔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诸葛亮器重他,他俩是哥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军政大事。马谡曾在诸葛亮南征中提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但服其心”的建议,诸葛亮采纳并实施,“七擒七纵”孟获,达到了“南人不复反矣”的安定局面。这说明马谡军事见识是非常高明的,马谡绝不白给,否则军师诸葛亮也不会看好他,马谡是蜀国不可多得的年富力强将才。这样一个人才,咋就做了诸葛亮的刀下鬼呢?

    公元228年诸葛亮南征胜利后,率三十万蜀兵,出屯汉中,开始伐魏,试图统一全国。此次伐魏,马谡被诸葛亮用为参军。从战略看此次伐魏不是时机,因为蜀弱魏强,诸葛亮以弱胜强,难操胜券,在街亭之战前,诸葛亮听说司马懿一边急行军突袭孟达,一边命前部先锋张颌领兵进占街亭,心中万分焦急派大将领兵把守街亭。这一刻大将们没人应声表态,马谡挺身而出,愿以全家为质领兵守街亭,马谡请战并立下军令状。亮命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兵镇守街亭。

    马谡违背诸葛亮叮嘱,拒绝王平劝阻,屯兵山上,后被司马懿断了水道,军心大乱。司马懿乘机放火烧山,马谡败逃。王平力量单薄,救援不成街亭失守。当时马谡的兵力两万人,王平五千人,加上援军两万共4.5万人,魏军共有二十几万人,马谡无论把兵力屯在山上山下败局已定,马谡如果把兵屯在山下更危险,魏军大部队一到,大军压境实力悬殊会全歼蜀军。马谡布军营在山上,还真让蜀军包围几天,费了不少劲,最后断了蜀军水道,蜀军虽然寡不敌众,倒是逃回几个,这个战役就是诸葛亮自己去也未必胜利,马谡失败了,但绝不是犯了死罪,马谡不该杀有以下理由:
  1 军师用人错误。先主刘备曾告诫: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马谡属于军事理论家,实战经验少,大敌当前军师派马谡守街亭,实属用人错误。
  2 司马懿大军压阵,在危急时刻,马谡挺身而出,解决了军师燃眉之急,顾全了诸葛亮面子,勇气可嘉死罪可免。
  3 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兵法,如果失败了就被杀,那谁还敢领兵打仗?
  4 街亭失守,马谡自缚回来请罪,按着自首情节,应给与宽大处理。
  5 马谡随诸葛亮南征,因为采用了马谡的军事思想,才能七擒孟获南征胜利,将功抵罪应该免于一死。
  6 两军交战胜负难分,阵前处决大将,领导核心痛失左膀右臂,削弱自己实力,长敌人威风,军心动摇,千军易得,大将难求。
  7 马谡有战功,和诸葛亮是哥们,最后落个被杀下场,兔死狐悲,让众将士寒心而动摇军心。
  8 街亭失守,只是一次战役失败,对统一全国没啥本质影响。
  9 将军们叩跪求情,要求免马谡一死,戴罪立功,诸葛亮不同意,极大的伤了将军们的心。
   确切的说诸葛亮是出类拔萃的蜀汉军师,功绩不可磨灭,但在处理马谡问题上,绝对是失智,失策,失误。杀马谡你挥泪了,挥泪也杀了,不能说仁慈只能说错杀良将了。
   如果当时诸葛亮明智,他让马谡戴罪立功,总结教训重上战场,马谡将会文武双全,其战斗力以一当十。也会彰显军师的宽宏大量,极大的鼓舞三军士气。
    如果现代人处理马谡事件,不但不杀,连个处分也不会有,而且会很快提拔重用,因为他有军事理论,再加上街亭战斗的实践经验教训,提拔重用走红是肯定的。
    千秋功罪,谁人评说?我们草根一族评说,我们荣幸的是有了评说的平台,我们可以坦率提出军师诸葛亮的失误,神机妙算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可以公正的为牺牲的马谡说一句公道话,九泉有知,请军师诸葛亮反思自己曾经的失误,请马谡将军瞑目,后人永远怀念你。

http://s11/small/6287dedftaa0f0aa1881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