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62870980g99a290be2c3b&690
雾凇岛,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我心中的一块圣地,那如梦似幻的景色,让我发誓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
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地图、影友的记述图片,摄影设备、同行者,车辆,御寒的一干措施等等,诸事具备,然后就是等待。
雾凇出现需要固定的条件,气温要低于零下20度;是晴天不能下雪不能刮风;江面不能封冻;上游水电站放水;江水要起雾气等等,所以拍摄雾凇是一件碰运气的事儿。“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江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变幻莫测让人可遇而不可求。
http://s13/middle/62870980ge005ae49970c&690
影友一天几遍电话打给当地的“内线”,询问可能出现雾凇的天气情况。终于,当地开始降温了。零下22度、零下25度,据说两天后能降至零下30多度。
万事俱备,双休日,我和几位影友踏上了赴雾凇岛的旅程。
一路上风驰电掣自不必说。
路况很好,从铁岭到吉林一路高速公路。再至乌拉街,也是路面无冰的柏油路。只是岔路转韩屯时才有一段略微颠簸的冰雪土路,不过很短,只有几公里的样子。
雾凇岛是松花江畔一个不知名字的小岛。
http://s12/middle/62870980g99a2b74a760b&690
听老乡介绍:这里原本叫曾通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鱼小岛,是摄影爱好者沿着松花江两岸拍摄,在距市区4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这个四面环江的小岛。这里的上游是丰满发电厂水库大坝,由于机轮的作用使本应封冻的江水升温形成蒸腾飘逸的江雾,无论刮什么方向的风,江雾都有机会与岸上冰冷的树枝相遇并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雾凇,哪怕是吉林市内没出现雾凇的日子,这里也会生成挂满枝丫的朵朵银花,簇簇片片的雾凇景观!于是摄影人就把这个小岛称为“雾凇岛”。一批一批的摄影人来来往往,一批一批的摄影大片刊载进而获奖。久而久之,“雾凇岛”的美名传遍了全国。
http://s1/middle/62870980g99a2c3c82730&690
雾凇俗称树挂,为我国四大奇观之一。
http://s12/middle/62870980g99a2bdb2873b&690
观雾凇有句俗话: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的便是雾凇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夜晚,缕缕雾气自江中扶摇而起,如朵朵莲花飘升。荒原四野,云蒸霞蔚,在夜幕下让人置身一种神秘的笼罩之中。而到了清晨,小岛被薄雾笼罩,江对面的层林在雾中若隐若现,碧波如洗的江面上也是屡屡雾霭升腾,缥缈迷离,远山如黛,眼前的一切皆化梦境。待到正午,岛上一片玉树琼枝晶光闪烁,又让人恍如进入了水晶打造的宫殿。
http://s13/middle/62870980g75c37a48e04c&690
不过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如同看“泰山日出”一样,也只是偶尔露峥嵘。曾有人几次踏足雾凇岛,想一窥雾凇的真颜却未能如愿。也许,只有这样“昙花一现”般的奇景,才使神奇的雾凇岛更加令人心驰神往,而那偶然得之的美,也更加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我禁不住想,我们这一行到底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http://s5/middle/62870980g99a2cdf512b4&690
在吉林市内吃过午饭,到达韩屯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经摄影基地的朋友介绍,在一位韩姓的老乡家里安排好热炕头和农家饭菜。环顾左右,住的条件谈不上好,但还整洁,炕是温热的,据说还没烧,到晚上会热得烫人。吃得如何,那就只能吃过才知道。
我们当然明白大老远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于是放下背包,马上便支起长枪短炮,架上三脚架。一行人鱼贯而出,一来一睹雾凇岛的芳容,二来顺便趟趟路子,确定几个拍摄地点,以免明早仓促间找不到好的机位!
http://s5/middle/62870980g99a2d23c1704&690
穿过中国摄影家雾凇摄影基地的牌坊,拐过一个三合院,就到了河边。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天空飘着几道絮状白云,河中只有若隐若现的几丝雾气,夕阳、老树、冰河、村庄,这些和我生长的北方大地上的其他村庄并无不同。
http://s11/middle/62870980g99a307d0b0ba&690
雾凇岛上有被称为韩屯、曾通屯的两处农庄,都极富民族特色。据说东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滑冰车、抓嘎拉哈等活动别有一番情趣。韩屯的居民依然保留着满族“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屋子里也保留着砌火墙、万字炕、纸糊木棱窗户等典型满族特色的物件,极富民族色彩。
http://s6/middle/62870980g99a2d7a15fc5&690
夜晚来得真快,还不到五点天就全黑了。主人说可以坐在烧得热乎乎的炕里,在矮桌上吃饭,我们虽然向往,但最后还是依照大家的习惯,在温暖的大厅摆开了“战场”。都说酒场如战场,酷寒的冬日,驱车几百公里来到这个民俗色彩这么浓郁的地方,当然要品尝一下满族风味。用一种真正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方式,在雾凇岛的那一片冰天雪地之间,在满族名菜“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松花湖活鱼”等的包围中,喝他个热热闹闹。还有什么,比这更舒服更享受的呢?一场酒喝了有三个小时,那叫一个酣畅,要不是第二天还要早起拍片,说不上会闹到什么时候呢。
摄影人,个个是能吃能睡的主。在果然滚热的炕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阵阵鼾声。
http://s4/middle/62870980g99a2dc56c5e3&690
窗外万籁俱寂,月色如霜,天朗朗的,叫人忍不住要踏雪寻点儿什么。但是,这一切,也只是想想而已。据房东说,晚上的气温已是零下32度。不过确实该歇息了,因为这个温度预示着明天会是一个拍摄雾凇的绝好天气。
http://s16/middle/62870980g99a2e04b773f&690
早上六点起床,大家穿衣服的速度从没有过地快。其时外面依旧漆黑,而且不像很快就会亮的样子。
殷勤的房东已经准备好早饭,还一再叮嘱一定要吃一点儿。冬天的早晨出奇地冷,肚子里有点东西更能御寒。
http://s8/middle/62870980g99a2e30283a7&690
沿着乡间土路向河边走,路上依稀看到散落着伫立在田间的奇形怪状的榆树,想着如果有雾凇,该是何等妖娆。天际雪野雾色一片,影友和我前后只隔几米,却根本看不见他的影子。我们踏着积雪,在浓雾中摸索着前行,偶尔听到江中传来冰凌流动的撞击声。天气奇冷,凌厉的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这般冷的感觉是少年之后再没有过的体会。
河边的路并不好走,很多时候只能在庄稼地里穿行,好在天渐渐亮一点了,河对岸的雾凇也或隐或现,吸引着我们加快脚步。
http://s6/middle/62870980g99a2e9d5e3c5&690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韩屯渡口,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由于准备到位,寒冷并没能难为我们,但每个人的衣襟、帽子、鼻口、睫毛全被冰雾淹盖,形成“人体雾凇
”,我和影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而笑。
不一会影友便开始按耐不住,开始跺脚,并发出一阵阵唏嘘声,最后只有满雪地行走以取暖鞋内冰冰的脚。
http://s2/middle/62870980g99a2ef5ef671&690
一艘大船已然靠近码头,看上去可以搭载四五十人的样子。可是到了近前才发现,它“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虽然离岸边也就三四米的距离,但隔着封冻的薄冰却怎么也靠不了岸,刚刚砸开的冰面转瞬便又封冻,艄公们努力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宣布:渡船停运。
http://s4/middle/62870980g99a2f534da13&690
http://s8/middle/62870980g99a2f2c66657&690
http://s7/middle/62870980g75c37f05e386&690
不能上岛,昨晚踩好点儿的景色便成了长枪短炮对准的目标。
http://s5/middle/62870980g99a2fc066a34&690
http://s1/middle/62870980g99a3260ff960&690
江面上雾气仍在升腾,当雾气掠过树枝、小草时,寒冷顿时把它们凝固在上面,它们就变成了一朵朵的霜花,一层落一层,使得霜花越积越大,把柔弱的小草和枝条都压弯了腰。
http://s5/middle/62870980g99a31544dd64&690
http://s16/middle/62870980g99a31055076f&690
光线越来越好了,江对岸也渐渐显露出做为衬景的美丽。这里的雾凇确实比较壮观,昨日还平淡无奇的树木此刻通体雪白,每个枝条变成了玉树琼枝。
http://s1/middle/62870980g75c382bdfbf0&690
一棵挂满霜花的大树下,静卧着两只小铁船,它们相互依偎着,半截船身早已被厚厚的雪掩盖。江边鳞次栉比的树木,疏密相间,一排排,一棵棵,有交叉,有依偎,有并立,形态各异。走在其间如同走在一个银色的童话世界,杨柳枝条上琼花盛开,松树枝头上银菊怒放,连江边地上的野草乱石也都披上了银装,如同冰雕玉琢一般亮丽。放眼望去,雾气缭绕,株株片片的玉树琼花银朵绽放,冰清玉洁似仙境如天宫,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http://s16/middle/62870980g99a31f89460f&690
http://s16/middle/62870980g99a31fb70e4f&690
http://s1/middle/62870980g99a31f5b9890&690
手中的相机不停地寻找角度,移位、拉伸、调焦、按动快门,忘记了身在寒冷的冰天雪地,忘记了身在异乡的寂寞孤独,忘记了江边随时有滑落的危险,忘记了饥渴,一次又一次把这美丽的瞬间定格。
http://s8/middle/62870980g99a323449187&690
感谢严寒,使我们得以一睹雾凇的芳容。
痛恨低温,使满目美景不能流畅地尽情收入我的相机。因为数码相机电池在零下30多度的情况下,续航能力很差,拍不了几片就要揽入怀中取暖。
http://s16/middle/62870980g99a3302a1d8f&690
阳光悄悄地穿透晨雾,柔和的光线落在挂满了白色霜花的枝桠上,那枝条更加洁白明净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积雪中,深处的雪没到了小腿,身上鼓鼓的羽绒衣、冲锋裤很是笨重。不过,踏在雪上的感觉是相当的好,脚底下松松软软的,好似踩着棉絮一般。白雪那叫一个白,是那种干干净净的白。真想把自己平放在这素洁的大地上,和天地融为一体,真想永远地沉睡在这无垠的空旷之中,永远不再醒来。
但踏雪的声音强烈地传过来,咯吱咯吱有节奏地传入上空再响彻回耳边,清晰地告诉我生命的存在。
http://s3/middle/62870980g99a338616922&690
http://s14/middle/62870980g99a34c223c4d&690
气温渐渐升高,树上美丽的童话就要再见了。风咋起,雾凇便会从树枝上不紧不漫的坠落下来,这些惹祸的风儿啊。我把镜头对准江边的一棵树,以湛蓝的天和湛蓝的水作为衬景,一阵风过,满目犁花,落英缤纷,扬扬洒洒,像银蝶漫天飞舞,又像仙女轻舞舒袖。
http://s6/middle/62870980g99a330670c05&690
http://s15/middle/62870980g99a33dce241e&690
http://s15/middle/62870980g99a33e0b374e&690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或许正是雾凇的这种特点,才如此强烈地吸引天南海北的有缘人吧。
http://s14/middle/62870980g99a350df7aad&690
http://s5/middle/62870980g99a350b1b704&690
http://s6/middle/62870980g75c3996b4615&690
回来后我听说,如果从土城子至曾通屯上岛,渡江能方便些。
而不久后,在去雪乡的中途,又一次到访雾凇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