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renren.com/blog/306906629/464997592)
Windows 7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每个新特性的意义在何处?今天小七给大家分享一篇有关Windows
7界面外观概念与技巧系列之图形界面的增强体验,希望通过文章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Windows 7用户界面改进的意义以及带给用户的益处。
是否还在回忆过去使用Windows
XP时管理文件痛苦的经历、多程序窗体间切换那种混乱和缓慢的感觉。把这些问题都交给Windows
7,更加精巧、响应更快的用户界面,快捷易用的窗体导航,无论文件放在何处,都可以按照用户希望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查找。
现在就开始了解并熟练掌握Windows
7如何帮助用户轻松完成日常任务,感受全新的操作体验。
增强的桌面
桌面是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桥梁,Windows平台几乎所有操作都要在桌面当中完成。在Windows 7当中,桌面相比以往版本的Windows发生了彻底的改进,通过外观和特效、强大的任务栏以及资源管理器等诸多全新改进,最大化的提高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那么下面就先从桌面开始了解Windows 7的改变。
界面外观
用户对操作系统的第一印象首先会从界面外观开始,因此用户界面的设计也就成为了衡量一款操作系统是否贴近用户的标准之一。在Windows
XP的后时代已经很难见到蓝天白云配蓝色视觉外观“月神”,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从网络当中下载的各种第三方视觉样式,这说明用户对于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能用就好,美观易用和个性才是用户当今的要求。
Windows 7在这方面相比以往任何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都要更加优秀、不仅提供用户精致、高效、实用的用户界面,对于用户个性需求的满足也是前所未有的。
图形界面的增强体验
虽然一些用户对Widnows
7外观的改变不以为然,但如果细心与Windows
XP对比就会发现全新改进的优势所在。说起Windows
Vista,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透明效果的界面,虽然各界对微软这种利用GPU渲染界面外观的全新尝试褒贬不一,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Windows的一大进步。Windows
7的界面外观同样继承了透明的效果,那么这种效果究竟意义何在,用户能否从中受益?不要跳过本节的阅读,因为这是了解Windows 7的必经道路。
首先回忆一下Windows
XP的图形界面,相信绝大多是用户在使用时都有以下两个典型的经历:
以窗口模式运行3D程序时(如游戏),当鼠标离开当前3D程序窗口,3D程序的帧数会极具下降;
如图1所示的情况窗体绘制痕迹重复。

图1 Windows XP窗体绘制痕迹
导致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由于Windows
XP图形界面的绘制方式存在不足,每个最终显示在屏幕当中的窗体都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进行异步绘制,如果下方的窗体更新速度较慢,即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上方窗体的绘制痕迹会被“印制”在下方的窗体上。其实,在窗体最终呈现在屏幕前加入一个合成的环节,这种问题即可得到解决。
不少用户认为,通过3D显卡负责渲染Windows
7界面外观是为了带来半透明效果,让系统看起来更炫。其实半透明的效果仅是Windows
7改进的界面窗体渲染机制众多特性之一,在半透明效果层级之上存在一个神秘的进程。通过该进程,系统所有窗体界面在最终呈现在屏幕上之前都会经过合成处理,它就是“桌面窗体合成管理器”,以下简称“DWM”。
打破传统,DWM会借助3D显卡对系统用户界面进行硬件加速,在处理每一个程序窗体时都会与管理图形处理器(GPU)和显存的WDDM(Windows Driver Display Model,Windows显示器驱动程序模型)进行通信,从而独立创建对应图像,在画面最终呈现到屏幕之前,DWM将所有内容进行合成。该技术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界面体验,例如实现半透明的窗体边框、干净利落的窗体操纵感、预览以及丰富的动画效果。
半透明效果的界面
借助DWM,用户首先受益的就是半透明效果的界面外观,也就是Windows Aero。对于使用Windows
XP多年的用户们来说,这种外观无疑是一大亮点,半透明的任务栏、开始菜单以及窗体边框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如图2所示。

图2 半透明的Windows Aero外观
表面上看起来透明的效果仅仅是为了美观,这里也无需进行更多的介绍,其实不然。为了带给来更好的用户体验,Windows
7沿用半透明的界面外观绝非“花瓶”,透明效果意在降低用户对于辅助界面的关注而将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在关键内容上,如窗体有效区域、任务栏图标。通过如图3所示Windows XP对话框与基于Windows
Aero透明边框的对话框进行对比,很显然右侧窗体透明边框与背景融合的效果能够更加突出重要的内容,让用户的视觉感受不知不觉的忽略边框。

图3 窗体界面效果对比
桌面透视
为了提供用户更好的桌面体验,Windows
7除了具备半透明的界面效果外,在某些时候会根据功能操作的需要让当前桌面上的窗体呈现为仅保留轮廓完内容全透明效果,即Aero Peek桌面透视,如图4所示。通过完全透明的效果,用户可以透过当前打开的所有窗体直接查看桌面上的小工具,这样即可省去传统最小化窗体再还原的繁琐操作。
Aero Peek桌面透视除了这里介绍的效果和基本作用外,在后面的内容里还会看到其结合窗体切换和预览带给用户更多增强体验。

图4 Aero Peek桌面透视
窗体动画效果的完善
动态效果的作用
微软在设计Windows界面时,会注意每个效果给用户带来的实用价值,但过去用户往往会忽略或不愿接受这些价值的意义,就比如这里要说的窗体动态效果。
不少用户在使用Windows
XP时,为了从让系统运行速度“更快”都会进行一些优化设置,当然也包括对系统默认外观效果的更改,彻底禁用所有窗体动画效果。但是否思考过这些窗体动画效果的作用是什么?
借助DWM,Windows 7的窗体动画效果较Windows
XP更加生动,在最小化窗体时可以看到窗体是以整体外观逐渐缩小到任务栏的效果,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醒用户的潜意识记住窗体最终最小化到任务栏的大概位置,当任务栏图标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之前的记忆快速找到需要还原的窗体在什么位置,如图5所示。如果没有这种动画效果,用户则需要额外进行的位置寻找操作,得不偿失。

图5 窗体动态效果的意义
另外,为了让界面体验更加完善,Windows
7的所有窗体打开关闭操作都会伴随渐隐效果,而不是凭空出现和消失,让用户界面效果更加流畅连贯。
除了以上详细介绍的三项基于DWM界面增强特性,在Windows 7当中DWM得以全面的改进,一改Windows Vista效能较低的表现,同时实现以下增强:
更加充分的利用显卡资源进行加速,低端集成显卡也能够提供系统界面更加流畅、轻盈的体验;
通过对于Direct3D 10.1、11的支持,系统所有程序窗体都可以利用显卡的流处理器进行最终的加速渲染,效能会比Windows Vista更胜一筹;
每个窗体对于系统资源的占用降低50%,并同样利用显卡的显存进行单独处理,只有桌面中看得到的窗体才会占用资源,最小化后不会占用资源,降低Windows 7对于硬件性能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