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长泰古山重、十里蓝山、寻梦谷一日游(2)

标签:
漳州长泰古山重旅游随拍 |
分类: 厦门风景随拍集 |

山重村四面环山,青山叠翠,秀水涟漾,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


水云间
水云间位于山重村的后园。这里有幽长的溪道、百年老榕、老樟,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每至清晨傍晚,轻雾飘渺,故称“水云间”。




子龙庙
子龙庙又名钟灵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坐西朝东是林氏最信仰的神明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九六六年被拆,直至一九八四年由院内社集资重建。
钟灵宫供奉着神将赵子龙。传说在汉代末赵子龙系三国刘备的将领,他冲锋陷阵,铤而走险率领万军拯救刘备之子——阿斗。
钟灵宫有着历史建筑的特点,跟其他寺庙一样,有石鼓门当、神龙石柱、雕刻精美、体现文化精髓,具有研究欣赏价值。殿的右侧供奉着注生夫人妈也称注生娘娘,深受求生贵子的人们的信仰。殿的左侧是森罗殿,即阎罗王。传承和弘扬此庙是一种精神依托,教育后代子孙为人厚道多做善事。




夫妻树
这两棵沉睡百年的榕树得名叫夫妻树,他们就像是两个纯朴善良的夫妻不管风吹雨打、炎炎烈日永远互相扶持、相依相伴迎接着不可预知的未来。



千年古樟
树龄有两千余年,这棵树历经了沧桑,虽已腹空,依然健在,是山重村最年老的樟树,树围需十三成人拉手才能合围环抱,大家可以钻进樟树里头,樟心内露出三个眼洞,在树洞中可望见蓝天白云。










卧樟
卧樟,历、经了千年的风雨沧桑,却在2006年的一次台风中被刮倒了,所以取名为“卧樟”。奇特的是这棵樟树还寄身着一棵榕树,枯樟茂榕相依相存,景致独特。这棵樟树的周长有十五余米,内腹亦空的樟心可容纳二十多人,龟裂斑驳的树皮像极了看家狗、草鱼头、猴子脸等图像,惟妙惟肖,十分生动。







薛氏家庙
据谱载:薛姓传自薛使公,但明代以前本支长泰薛氏世系源流无可考。薛氏家庙砖瓦梁木结构,坐东朝西,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分前后两大厅。大门外有三块大埕。占地面积470平方米。五开门式,屋脊飞檐翘角,燕尾双翔,有清代闽南古建筑风格。走进薛氏家庙就能看到薛氏家庙神龛上,薛氏祖先的牌位密密麻麻地排在一起,而紧贴在墙壁上的“忠孝廉洁”四个大字,据说是出自朱熹之笔。抬头仰望,薛氏家庙正堂横梁上悬挂几块厚重的镏金牌匾有宋宝祐四年(1256年),薛一正“进士”及明清两代“贡元”、“会魁”、“文魁”、“武魁”等匾额,仿佛在向外人述说着山重薛氏显赫的历史。显示薛氏名人辈出。从山重村走出来的薛姓后人考取功名的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光贡生以上的就有13人之多。其中在宋理宗宝佑四年,即公元1257年,薛氏第十五世子孙薛一正,还在文天祥任主考官的考场当中,夺得进士荣耀。在官场上,除了夺得状元的薛一正被授以翰林院编修的官职之外,其后代薛文清、薛世茂等人也分别在明洪武和明嘉靖年间,官拜赣州府教授等职。而至于官至知县等官职的薛氏后人,则是多得一时难以胜数。








石佛塔
此塔位于塔仔溪桥边的小山野上,是一座宋代佛塔,距今近800年历史。是一座用鹅卵石垒成的,圆锥形台阶式石塔,塔刹石柱上四面题字都带有“佛”字,共7层,通高8.45米,其中底层直径14米,高1.3米,塔顶端是一根八面体石柱,石柱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佛”等字样,塔尖覆盖二片石块。
据传,建佛塔是为了“镇邪、把水尾”。因为,山重村四面环山,只有这条小溪流出村子。按民间说法,水即是财,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故建此塔“把水尾”。

后一篇:厦门植物园百花厅的科普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