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发扬当年老一辈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特地而建的厦门海堤纪念馆于2013年11月20日对外免费开放了。原单位的老驴友们怀着“海堤情结”,于第二天就迫不急待地结伴出发去参观了。
厦门海堤纪念公园与纪念馆,位于高集海堤与滨海路交界处,处于厦门大桥和高集海堤之间,总用地面积约1.22万平方米。公园广场上刻有“厦门海堤纪念公园”的石墙,是用1953块旧的海堤条石砌成,6层17纵基石层叠烘托出一道景墙,景墙全长22.12米。寓意厦门海堤大桥的开工日期是1953年6月17日。
60年前厦门人民移山填海,开始建设国内第一条跨海通道--厦门高集海堤,60年后,一座缅怀海堤精神的厦门海堤纪念馆在高崎落成。建筑的外形似海浪涌动,象征前赴后继的海堤精神。展览内容共分成五个部分,详尽记述了高集海堤从决策、施工到建成、造福社会乃至新时期海堤开口改造、重获生机的全过程,展览采用大量图片文字、实物道具、模型、雕塑、多媒体等形式,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其中展出的珍贵实物就有45件,包括了海堤施工所用的测量仪器、油灯,海堤建成后的完工证、喜报贺卡,表彰的奖章、锦旗和与海堤相关的书籍、邮票等。在纪念馆的出口处,还有一段3米长的取自高集海堤的铁轨,与背景的油画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而60年前真实的建设场景,参观者可以从海堤纪念馆的影视放映厅看到,这里将滚动播放《移山填海》的电影纪录片。这个现代化的展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并辅以3D动画,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厦门海堤的“前世今生”。
厦门海堤工程数据石碑,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建设进程。
纪念馆外墙上的大型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移山填海“竹笼抛石”的历史场景。

进入展馆,看到“车骑人”的雕塑。当年的厦门出行极其不便,岛陆地之间的交通往来只能依靠船只。厦门还是华侨出入境的门户,居国防、政治、经济各方面重要地位。把厦门岛与大陆相连,一直是人们的夙愿。

1950年春,陈嘉庚建议在高崎至集美之间的厦门海峡修建海堤。经专家讨论,认为厦门地处海防前线,修筑石堤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同年,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先后3次上书毛泽东主席建议修建海堤,最终获得批准,毛主席还指示中央拨款1300多万元。

1953年6月17日,高集海堤破土施工。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基建工程,1万多名海堤建设者战胜了惊涛骇浪与台湾国民党军的袭扰破坏,使这个工程提前竣工。1954年10月15日,海堤实现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全部工程于1955年10月完成。






当年的建设条件不仅设备简陋、环境恶劣,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还常来轰炸,最多的一天有六十多架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海堤的建设却首创了海底爆破、自制沉箱等很多世界一流的施工方法。

有一次,两艘绑在一起的船正在抛石填海作业,国民党的飞机又来轰炸,为了引开飞机,船工果断砍断缆绳,让一艘船飘向大海,引开了飞机,船上的九个船工全部壮烈牺牲。墙上的油画与地面的雕塑再现了当年壮烈的场景。



当年用过的经纬仪、船工的奖状、奖章,旗帜等实物。

火车开进厦门岛。

朱德题词“移山填海”纪念碑。



海堤的建成,第一次将厦门岛与大陆连成一体,也为鹰厦铁路、国道319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条件。然而,由于它的阻隔,多年来,厦门海水变得环流不畅,海域淤积加剧。
随着厦门经济的快速发展,相继完成了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的建设,使得海堤的交通功能得到了削弱,高集海堤的改造成为可能。
2010年10月,海堤开口改造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2012年7月13日,海堤被打开首个“缺口”。根据规划,将在海堤上架设两座桥梁,使其成为厦门市又一条城市主干道。
今天,厦门奋进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一场海洋生态修复的大会战全面拉开。新一代的海堤建设者,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这片建设热土上的生力军。
“十里长堤,造福人民,海堤改造,再建新功!”在挖开这条用花岗岩筑成的跨海长堤的同时,也在这里树立了一座崭新的历史里程碑。
一段留在纪念馆里的铁轨。
在纪念馆的出口处,还有一段3米长的取自高集海堤的铁轨,与背景的油画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而60年前真实的建设场景,参观者可以从海堤纪念馆的影视放映厅看到,这里将滚动播放《移山填海》的电影纪录片。

公园旁边是厦门大桥。
海堤公园“金钥匙”标志。
眺望远处正在改造修建的旧海堤大桥,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堤时代”,随着海堤开口工程的推进,已经与市民挥别。然而,“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却已经渗透在这片土地上。今天,厦门奋进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一场海洋生态修复的大会战全面拉开。“十里长堤,造福人民,海堤改造,再建新功!” 改造后的高集海堤将拓宽成24米的双向四车道,并为双线轻轨预留空间。海堤改造完成后,不仅能恢复东西海域的有机联系,拓展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空间,并开辟游艇及其他小型船舶的航道,实现东、西海域之间船舶的通航,发展海上旅游。同时还使厦门进出岛的车道增加,将进一步缓解北部尤其是厦门大桥进出厦门岛的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此外,作为配套工程,高崎将修建下穿海堤的滨海路,将集美大桥、航空物流园与疏港路快速连通。
祝朋友们平安快乐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