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笔书法入门:柳体楷书中几个最难写的字?

(2018-04-29 12:34:40)
标签:

书法

毛笔

柳体

楷书

笔法

分类: 书法

在学书法临贴过程,总有几个字让你难忘,要么临得极好,要么差之千里。

根据本人习《玄秘塔碑》帖的经验,及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最易失误的几个字,来作下讨论。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291128e583430

主要的问题在右侧的“必“字,中点上悬,还作就势(一直想不通柳公权怎么搞的,平白的搞个点势为什么呢?),

如果按照正常写法先左点→斜勾→中点→长点,最后撇那真是写不好。

因此要先写左点→中点→卧钩→长撇→右点,这样才会让中点的势与卧钩响应,而中间的长撇进行穿插,这样才会掌控整个结构。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32710805b5254

最大问题在“乂”部,先写乂还是先写点?

因为上盖的问题,乂部不宜宽过宝头,交叉不宜过宽,各约90度夹角,交叉点必需与宝头点,山字的竖同在中线,且捺起笔时要避让,因此较撇短,最后用山支撑。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2408f0eba5352

很多人都按“九十二法”去处理,结果不得当,可这个字不在此范围。

上山部与下干部的中竖是不在一中线上的,山需带右倾,厂需左移,这样才能平衡。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2326a7c5737da

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柳公权真是奇葩,左右互相让?搞不明白。

后来才发现,凡是点作势,对向必疏远。这也不在九十二法中。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341ab576d152e

难在“勿”部处理,勿部放松宜长不宜宽,绝对不能宽过宝头,否则捺将会变短变平,整个平衡就破坏了,左边短撇稍往下,作沉重压尾,以求得平衡。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297d64910c951

主要是太多撇了,要作到不雷同,的确有些难,也真难为柳公权,除最后一撇稍有弯外所有的撇不宜弯,长短需兼顾,横折钩同样不作弯。

这与柳公的其他字横折钩依稀有不同,这正也是绝之所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607f7f9da01d4

一直写不好这个字,后来才发现,只要豕部的中线与头顶的点在一中线,也就成了。这也是为什么豕往左偏的原因,因为弧钩是弯的,中线不在起笔位,而是左右交接位,但要注意捺绝不能超出宝头,且不落地。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685dca4241cbe

用“九十二法”中的笔繁宜划细,这时完全失效,明白众横长笔才回锋、同竖右宜粗(晕,回到颜体了,唉,柳体本来就来自颜体),左侧划少须上升,这样就处理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6406fcb7441a8

这个字主要是两笔,左边真撇宜细直,右边直捺宜粗短,且不落地,注意又是反“九十二法”的字,这是左繁让右,需要留意右边穿插。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7117a5cbafa2f

其实这字没什么难的,笔划繁多需纤细,宝头(将雨看作宝头)为顶遮全家,口多繁杂少露尖(不按柳体习惯口左露长),就解决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71286a737fec5

越是简单,越麻烦,学生写了很久不得其法,横仰不作平,竖直再斜弯。重点在竖弯,很多人会将竖向左倒点,再弯,其实不能这样,再倒点,它就睡着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67394afc5cbaa7

真是应了“没那么简单”。主要在两笔,撇与捺,这撇不是竖撇,这是关键,很多人写成竖撇,感觉老不正,其实应是弧撇,这在楷书中还真少,最后一笔如同之字底,一波三折,藏锋起笔,捺粗壮,但不落地,形成大迈步之势。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48915270882fb210acc0

用之前所讲的点势需远离来理解,就明了了,避免撇捺的雷同,柳公将我们折腾了。重点在谷边的人部,人部宜平,不宜斜,骑在口上就行,欠边与左边相互穿插,撇需与左平,点捺不落地,形成两边依靠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