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智能语音产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2013-02-22 22:00:32)
标签:
杂谈 |
打造语音“硅谷”年收入争取达到500亿元
据合肥晚报报道,随着科大讯飞、全球音谷为代表的语音技术崛起,合肥的高科技语音产业呈现出蓬勃上升的姿态。昨天,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上通过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到2015年,智能语音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语音技术实现了人机语音交互,使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不再是梦想;而对于合肥来说,经过多年的“磨练”,语音“硅谷”的提法也不再是梦想。
在实施意见中,语音科技占据了一席之地,未来将依托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围绕智能语音产业链,积极引进国内外研发、产业、人才等优势资源,加快智能语音产业示范工程、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讯飞语音云”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语音产业聚集发展。到2015年,智能语音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文化旅游、智能语音、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文化创意、新兴文化……实施意见确定了以上多个发展重点。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达到520亿元,占全市GDP8%左右;到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全市GDP约10%。(付艳)
--------------------------------------------------------
合肥市对语音产业的发展,信心极大,力度极大,理想宏伟远大。2015仅有2年时间,很多人不由得要问,从2012的10亿到2015的500亿,50倍的增速从何而来?
再看:
皖语音产业瞄准千亿市场
---------------------------------------------------
这500亿的部署,都是针对科大讯飞度身定制的,实现的重任也在讯飞肩头。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省特色产业升级,为安徽省经济转型尽力?这个问题责任重大,亚历山大。
从10亿到500亿,只有3年时间,我们不得不说合肥市的新一任领导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就不怕后人打脸吗?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细节部署和实现的路径就敢于吹这个牛皮,这个也太雷了,为嘛不压力小点,50亿也好过得多嘛。这里头的信心从何而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后续的事态进展。
我们稍微整理一下最近工信部和省政府的各自表态:
1.打造千亿级别产业集群
2.2015年实现500亿规模产值
3.工信部未来几年每年补贴合肥市1亿用于语音产业发展
4.科大讯飞当选工信部组织的语音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5.安徽省承诺将在全省普及语音教育
6.安徽省承诺将在车载系统中普及装备语音导航
一幕大戏正在拉开,剧情即将上演,我们会不断更新并记录所有的进展,直到2015年去打脸。呵呵。现在看起来,似乎这个打脸太EASY,这个赌局太好赢了。我们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大头 2013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