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未来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研究
(2011-06-08 16:52:03)
标签:
杂谈 |
根据对社保转持对国有创投影响的研判,鲁信创投的后续投资,有必要沿着新的方向进行整合,个人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更侧重于共同投资新设企业(方圆),或投资于初创期的小企业(福瑞达)。
以此符合初投项目500人+2个两亿的要求。
这样来说,将使孵化期加长,风险加大。
同时,对于PREIPO项目,除非特别好的项目(比如天力干燥),过多涉入可能会引起成本过高的困扰。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1.过高PE的preipo竞争,鲁信将不会参与,这反而为鲁信的长远发展强制型降低了风险。
2.对于小企业,高比例入股,再加以鲁信的政策优势,将会再造无数个通裕重工和华东数控。
二是大力发展基金业务,成为基金主导型股权投资企业。
这一块将是鲁信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发展基金,广泛参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引外资入山东,也符合鲁信上下的利益。
侧重基金,一方面是需要加大引资力度,我们需要在近期(半年内)看到蓝和黄实质性的进展,才能说鲁信已经成功的走出这一步。头一炮必须打响,且必须让众多投资者赚到钱。
再一方面,从市场形象和市场竞争上看,对于创投基金投资者来说,国有创投并不具备市场优势,能赚钱的形象竖立起来很重要。这一块,亟需山东省在政策上予以某种形式的背书!
另一方面,基金的兴办与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完整的建立起来循环链条有一个渐进的积累。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当然,鲁信的管理费等收入,可以旱涝保收,这一块的收入可以在近期就有收成。
最后,基金需要更高效的管理、评估、运营、融资团队,需要鲁信实打实的搞好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入股国企
一方面可以体现国有优势,以山东省金融控股平台的身份,辅以上市公司的融资之便,接大项目好项目。
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分红收益,从而改善利润来源。
最后一方面,可以接轨山东省的国企改革,成为兼并重组、杠杆收购中的桥梁与纽带。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已经不是创投了,而是股权、财务投资性质的操作。此路是否走成,从目前看应该是没有问题,关键是对国有企业投资如何实现退出。这个方面需要多加考量。
上述三点,鲁信公司已经在不同场合进行过描述,应该是已经确定的事实。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点都是在现有运营模式上的增量,对三年内的企业业绩影响不大(除了基金有可能有正面影响)。
本博所有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