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如何估值系列之四)谈谈今年鲁信的减持收益
(2011-03-28 21:53:38)
标签:
杂谈 |
这个价值,反应的是鲁信现今的价值。
难道我们持有鲁信,仅仅是为了这几块钱的空间吗?当然不是。这里就又回到了我一再重复的估值方式的问题。到底把这些卖股票的所得,算作鲁信的利润,还是仅仅算作投资收益的一次性所得,这是个大问题。
假如要把他算作企业业绩,那么必须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这种收益是否有可持续性?
2.这种收益是否具备长期的增长性?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能靠嘴说,而要靠鲁信的干。而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核心一点就是:
今年的减持收益,是否能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溢价率,投资入更有增长的新项目之中去?
这个问题,才是超越计算今年收益的大问题,才是考验鲁信的大问题。这里面有三个要点:
合理溢价,更有增长,合理时间
假如无法完美回答这三点(尤其是前两点),那么还不如不减持!
假如没有答案,那么鲁信的未来,只是一副图景罢了,市场会用无情的下跌,抛弃鲁信,而鲁信的估值,将会和敖东看齐。
归根到底一句话,鲁信今年,看得不是减持收益多少(这个帐,谁都会算),而是怎么用这笔钱!当减持收益用于高效的复制创投产业链的时刻,我们才能说,鲁信减持的钱是用在了主营的扩大再生产,而这笔钱就不再是现金,而是实实在在的可复制的每股收益!几何方式的增长,就将变成现实。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市场很现实,鲁信创投,加油吧!
----------------------------------------------------------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几句:
今年减持收益在7亿以上,明后年也会保持。连续三年有20多个亿要投出去,有钱当然是好事,但是怎么用好这笔钱,对鲁信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创立以来,鲁信一直陷入资金紧张的窘况之中。突然间富裕起来了,又会不会手指松一松,会不会脑袋热一热?
是否有足够的项目储备?
是否有足够的人才?
是否会有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或者大手大脚?
山东人一向喜欢帮贫扶弱,喜欢劫富济贫,那么鲁信会不会又变成新的大户,承担一个企业不该承担的政ZHI任务?
鲁信创投,目标是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孵化工作,目标是山东省的工业经济转型课题。请一定要记住山东人民的殷切期待,管好、用好这笔资金!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完善的机制和奖惩,现在是建设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