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创投! 踏上开往春天的高铁。
(2011-03-28 21:48:36)
标签:
杂谈 |
时值股市正在炒高铁股,而这一列不同的“高铁”,同样时速极快,同样前程远大!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发一小文,以此为计。
对于这些文告的意义,在著名网友:天禄、战车、蚊子的文章基础下,简单写一点独自的看法,用于拾遗补漏:
1.名称的变更,意味的主营的变更。确立了减持收益为公司主营业绩的不可分割组成,打消了一些所谓不务正业的杂音,并且与部分主营或者双主营等企业区分明显,铸造了不同估值的高门槛。理应享受创投类股票,全市场最高估值标准。将在特定的时刻,吸引基金的追逐。
2.减持收益,完全成为了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减持收益的增长,成为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式。而对减持收益的计算,就成为了估值的基础!此项意义极为重大。
3.大家应该从我之前几篇估值系列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我对熊市的鲁信,使用了现金流折现回归为主的估价体系,此体系,与申万的方式出于一脉。而在牛市中,我对鲁信的估值方式,却一直没有发文。
现在我可以完全明确的说,鲁信在牛市的估值方式,将是复合增长率PE成长估值体系。对此将在时机成熟的时刻,发表详细的描述。而今天的公告,已经为此体系走上鲁信估值的新舞台,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
4.会计公告,通过计入7000万左右的坏账准备,表明2010的收益不高,最多0.6-0.7.貌似利空,实为大号利多!因为在成长性估值体系中,较低的历史基础,会造就更高的复合成长率,对长期的股价泡沫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将在牛市的鲁信表现中,做出证明。
很难说,此项安排,非长线主力所为。
5.推出市值管理。明确了企业对此的战略性重视,也表明了企业的眼光。创投类企业,如果如很多企业一样(比如敖东),不注重自己家的市场形象,会直接导致主业的沦丧。鲁信的表现,值得一赞。但仍需明确市值管理的价值观念,当然,这是后话。
综上所述,鲁信走在一条估值体系转换的道路之上,而此转换将对鲁信的价值认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牛市的发展,我们能够恭逢其会,我们幸之甚,荣之甚。
-----------------
简单说一下方圆金属,由于信息较少,简单分析如下:
1.共同投资设立企业,属于原始股东,溢价率极低。这个可以与如果华东核电相比。培育期的投资。
2.投资额应该小不了。对于类似的合同制能源管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否则难以维持运作。预计在5000万以上。40%的鲁信股权,作价约2000万以上。
3.通过大股东牵线搭桥,2年内把年营业额做到10亿,想必问题不大,应该以争取2013-2014年上市为主要目的。
4.上市股价,应该比300125高,起码80元-100元。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好买卖,其将来对鲁信的贡献,不一定小于华东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