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元人间蒸发,警方千里追踪解谜团
嫌犯相互推托
昔日盟友演闹剧
《安徽商报》
2010年7月29日 A14版
《颍州晚报》
2010年7月29日 3版专版
《江淮晨报》
2010年8月1日
A7版
《安徽法制报》 2010年8月3日
3版
通讯员: 高明
沈果
近日,颍上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冒酷暑远赴广州,将涉嫌集资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马明德抓捕。至此,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涉案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的特大集资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落入法网。
案发颍上,千万欠条引怀疑
2009年12月8日,颍上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孙华芳、万江海、常明等人报案称王小倩、陈明礼、海发贵、王江、吴涓涓等人欠其巨额债务久拖不还。接待民警认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债务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但是,三名报案人员手中拿的欠条总额竟高达1500多万元,欠条上显示出的高额利息引起民警的怀疑,正常的借贷关系怎么会有如此高的利息?民警进一步询问,报案人果然说出王小倩等人以在广州做皮革、服装生意和承包海南高速公路建设、亳州开发房地产等项目为由,承诺给以高额利息作为回报向自己借款。刚开始还按期支付本金和高额利息,但随着借款金额的不断增多,不但利息不还了,最后连人也找不到了。民警发现每张欠条上王小倩、陈明礼不是借款人就是担保人。经过对案情进行仔细的审查,发现前来报案的万江海、常明是县城某担保公司负责人,这更加证实了民警对案件复杂性的怀疑。警方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判断,这是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非法集资诈骗案,于2009年12月15日立案侦查。
专案侦查,颍上警方剑出鞘
县公安局将案情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作了汇报,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案件联系组,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对此诈骗案的侦查、起诉、审判工作。颍上县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了以经侦民警为主力的专案组,为侦查工作的需要,专案组分成追捕、受害群众接待、银行账户调查三个小组,研究案情,制定出科学周密的侦查方案。民警调查得知,王小倩,女,37岁,原籍颍上慎城镇,2005年10月迁户到合肥。只有抓住王小倩才能真正揭开迷雾笼罩的案情。
因为王小倩音信全无,案件侦查工作陷入僵局。今年年初,县委政法委案件联系组通报,2009年8月,县法院已经受理了多起状告王小倩欠债案件,受害人手持数额巨大高利息的欠条。专案民警通过对受害人的走访,了解到此案远不只这几人受害,发现涉案金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成为颍上县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诈骗案,数额之大使专案民警很是惊讶。与此同时,省厅、市局也加大了对此案的督办力度,相关领导批示尽快破案,最大限度的挽回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2月3日晚,经过缜密侦查,在省、市公安机关领导的指挥下,专案民警在砀山县将犯罪嫌疑人王小倩、海发贵抓获,又在合肥将同案犯陈明礼抓获。经查,王小倩身上并没有大量现金,警方从王小倩租住处搜查到30余张信用卡,但卡中多则三两百,少则仅有几十元。王小倩交代除花费外,都让其前夫马明德带到广州做生意了,她拿出马明德写下的5900万元的欠条。专案民警虽对她的说法极其怀疑,但也只能在抓到马明德后才能真相大白。
随着案件的深入,专案民警于4月9日在颍上将犯罪嫌疑人王江抓获。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马明德在广州出现,案情就是命令,7月11日,专案民警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奔波,于当晚9时驾车到达广州市白云区。7月13日早晨,专案民警在广州警方的协助下,将正在熟睡的马明德抓获。
案情初露,拨开迷雾见青天
犯罪嫌疑人相继落入法网,案情终于水落石出。2004年开始,犯罪嫌疑人王小倩多次以在合肥商之都承包柜组、做服装生意为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江尚集资820万元,谢美丽集资445.5万元,高坤集资436万元,常明集资361万元,陈明礼集资285万元,王维康集资267.295万元,吴达康集资200万元,王有德集资160.05万元,陈秀文集资198万元,董磊集资142万元,段红集资20.1万元。除了直接集资外,王小倩还通过王江集资643.85万元,张靓颖集资104.96万元,胡海涛集资129.25万元。集资高达三千多万元。
犯罪嫌疑人海发贵2006年与王小倩同居以来,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为王小倩集资335.65万元。
犯罪嫌疑人陈明礼2007年2月至2009年9月份,以其朋友搞房地产开发、经营柜组等生意急需用款为名,利用其在金融机构工作的身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66万元。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以高额利息向王小倩江尚等八人放贷1101万元。陈明礼还担保为王小倩、王江等人借款1051万元。
通过上述众多的受害人的情况,笔者对有些借钱理由近乎可笑。那一笔笔高达几百万的借款并不是一次所借,为什么在王小倩屡次欠款未还的情况下还能借款成功?除了高额利息的诱惑外,就是控制了受害人的心理。即是王小倩等人利用受害人第一次收到高额利息回报后,还想第二次、第三次的得到不义之财的心理。每次王小倩都有按月支付利息,并出手大方不断向受害人施以小恩小惠。再次以做生意需要继续用钱为由借钱,自然就水到渠成,就这样一次一次借下去。在后期已经无法支付利息的情况下,受害人面对王小倩的生意失败继续需要更多资金做生意的借口,感到无可奈何,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王小倩生意不成功,挣不到钱,自己先前借给她的钱也只能打水漂,便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借钱给她。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前来报案的受害人数跟警方掌握的数字相差很远。寻找受害人成了案件进展的一大难点。很多受害人依然抱着王小倩能还钱的幻想,不愿配合警方调查。王小倩落网后,警方通过媒体对外发布消息,请受害者前来报案。但来的人依然是寥寥无几。
甚至有些受害人为了让王小倩能够还上自己的钱,向别人借钱给她“做生意”,结果是越陷越深,沦为她的“帮凶”。此案中为王小倩集资643.85万元的王江是个正经的商人,就是这样被骗的,而王江正是王小倩的亲哥哥。据王江讲他从来没有使用过那643.85万中的一分钱,王小倩每次都是以自己做生意为名,在联系好借款人和担保公司后要自己出面写欠条的,而钱的用途和利息多少他都一概不知。
侦破关键,赃款去向仍是迷
犯罪嫌疑人海发贵和陈明礼都讲自己将集资的钱交给王小倩了,而王小倩却一口咬定都给马明德做生意了。马明德辩解自己不但没拿过王小倩一分钱,而且还被王小倩骗了80多万,5900万元的欠条是王小倩用女儿的性命要挟他写下的。侦破此案,赃款去向成了案件的关键。
警方通过对王小倩的固定资产和银行账户记录的调查,发现其除了2005年在合肥购置一套住房外,没有任何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在搜出的30多张信用卡中没有发现一笔金额超过10万元的转账记录。2008年,马明德与王小倩协议离婚后只身前往广州做生意,女儿由王小倩抚养。去年底,王小倩主动联系马明德说自己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很多人又前来要债,要求马明德写下欠条用于应付欺骗前来要债的债主,还答应如果自己度过难关,愿意将财产全部给马明德,至少给100万元。王小倩还用女儿性命相威胁,说如果案发,就要带着女儿一块死,马明德交待只好按照王小倩的意思办。至此,犯罪嫌疑人相互推委,赃款去向不明。
身陷囹圄
玩火者终自焚
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对前来向警方求助的夫妻,夫妻俩曾在王小倩门面房前经营大排档,靠着自己的勤劳,家里还比较殷实,受到王小倩的欺骗,因碍于情面,用自己刚买的住房给王小倩做了贷款抵押。因王小倩卷款潜逃,他们用自己勤劳半辈子的换来的住房将被法院拍卖,而且还被债主逼的没办法做生意。他们的表情中流露出的是辛酸和无奈。在看守所,37岁的王小倩却故作镇静,从她的眼神中可以读出她内心的失败和沮丧,想到入狱前的奢侈生活,她未能对自己的贪婪而忏悔。为了讨好债主常明,曾送了一个价值6.6万元的欧米加手表,海发贵过生日,王小倩给他买了一辆本田雅阁小轿车,入狱了也摆“富姐”谱,不准民警碰她的皮包,称自己的皮包2000多元!甚至还要求民警给她买指定品牌的衣服。涉案其他主要犯罪嫌疑人也未对因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众多受害者倾家荡产的罪行而忏悔。
据办案民警介绍被骗的有40多人,受骗者有干部、有个体老板、有退休干部,甚至还有勉强维持生计的下岗工人,不少人已是家徒四壁。被骗金额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几百万,甚至出现了面额千万的欠条。一位姓李的受害者感叹道:“当时我做生意也赚了三十多万,可一心还想多赚钱,听说有高额的利息可赚激动不已,结果把钱投了进去没见到一分利,而且连老本也没了。现在穷得叮当响,老婆也走了,这样的日子咋过呀!”说着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不禁泪流满面。
透过本案不难发现,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猎人的视线。面对这伙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狡猾奸诈的犯罪分子,睿智果敢的专案民警抽丝剥茧,拨开迷雾,研判嫌疑人的犯罪动机,锁定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千里追捕抓获涉案人员,为受害人讨回了公道。
掩卷深思,此案确实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和谐社会人心所向,人们的利益纷争一定遵循经济规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分子胆敢以身试法,终究要受到法律严惩。以害人开始必以害己结束,玩火者必自焚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真理。(本文中除民警外,均为化名。)
http://s12/bmiddle/6285682dg8c726e75062b&690
http://s14/bmiddle/6285682dg8e18602fc60d&690
《安徽商报》
http://s1/bmiddle/6285682dg8e1861d910f0&690
《颍州晚报》
http://s9/bmiddle/6285682dg8e18716fa928&690
《安徽法制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