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谈海峡两岸汉字书法艺术邮票
(本文原发表于《集邮天地》,后被《阜阳集邮》转载)
汉字是至今“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的数量有数万之多,如《康熙字典》中收录的汉字就达47000多个。西汉刘安领导编著的《淮南子》中有“昔仓颉者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的记载,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中华民族因为有了文字,变得聪明,思想更开阔,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大增强,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只能在黑夜里哭泣。中国台湾省1994年9月15日发行《发明神话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四枚即“仓颉造汉字”。
http://s5/bmiddle/6285682dx76202ddba1c4&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中国台湾《发明神话邮票》及首日封
这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因为久远,我们麻木的心灵或许已经感受不到文字本身的那种炽热,那种摄人心魄的魅力。甚至有些人只感受到它的枯燥和混杂。不管怎样,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历史的绵延需要文字;情感的抒发需要文字。汉字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它本身就具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书写了中华文明的灿烂画卷,承载了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的“甲古文”,它最早用于占卜,应用于商代后期。象形程度较高,字形方向相当不固定。中国台湾省1979年1月17日发行的《中国文字源流》邮票第一枚便是“甲骨文”。从商代的甲古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自汉代一直延续至今,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中国文字源流》邮票的后三枚分别是“金文、小篆、隶书”。这基本包含了汉字形体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http://s10/bmiddle/6285682dx762036764c69&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中国台湾《中国文字源流》邮票
汉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为除了记录音和义以外,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气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益号、庙号,汉字与姓、氏、名、字,汉字与避讳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书法,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汉字的间架结构,每一个笔画和结构都以特定的含义和美感出现在整个汉字中,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得到感悟又得到美的享受。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变得动了起来。中国邮政2004年9月17日发行的《鸡血石印》邮票分别是“乾隆宝玺”和“嘉庆宝玺”都是优秀的篆刻作品。
http://s7/bmiddle/6285682dx761fe1633c66&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鸡血石印》特种邮票
毛笔书写汉字,从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发展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书法,已经千百年了,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是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主要因素。因此,欣赏书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艺术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的和谐,引人入胜,心旷神怡”。书法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不断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对于一件书法作品,欣赏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线条的美;二是结字形体的美;三是章法结构的美;四是个性神采的美。中国邮政2003年2月22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一套两枚;2004年12月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隶书》一套四枚。中国台湾省1978年5月20日发行《中国书法艺术》一套五枚;1995年4月6日发行《中国书法艺术邮票-寒食帖》等都是书法艺术精品。
今天古老的汉字又以它独特而智慧的方式解决了现代信息处理问题,正踏着青春的步伐活跃在现代生活中。
http://s9/bmiddle/6285682dx76203de663d8&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寒食帖》邮票首日封
http://s2/bmiddle/6285682dx76204d9b2c61&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
http://s5/bmiddle/6285682dx7620542dab84&690 源远流长" TITLE="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