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知识 |
http://s2/middle/62832b0bg9c60e7588e01&690
文/小宝妈妈
最近,宝贝对我的那件睡衣越来越依赖(宝贝给它取名为“妈妈衣”),常常吃饭带着它,睡觉带着它,玩的时候带着它,受委屈或不高兴时带着它,家里来了陌生人也带着它。。。。。。,渐渐地“妈妈衣”成了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宝贝恋上“妈妈衣”的时间已经半年不止了。记得有一次,宝贝闻闻我的衣服,并对我说:“妈妈,你的衣服好香,好香!”随后,她就捧着我的睡衣爱抚、亲昵。从那以后,我的那件睡衣成了她的“妈妈衣”,并且情有独钟。
情景一:“妈妈衣”常常被她抓得很脏,想把它洗一洗并从她的手中拿过来,可宝贝却会不依不饶、极力反对,爱不释手。有一次,我扔进脸盆去洗了,她还是不甘心,吵着非得要那件“妈妈衣”,告诉她已经去洗了都没用。后来,无奈之下,只有让她亲眼看见“妈妈衣”浸湿在水里了,她才死了心。
情景二:宝贝做错事了,通常会和她好好交谈。但有的时候,交谈无效,训她几下,她会大哭,并在嚎啕大哭中寻找“妈妈衣”。“妈妈衣”找到时并拿在手中后,她的哭泣就会好点。似乎在找依靠,又似乎在找安全感。
情景三:今年过年,我们去了她异地的奶奶家。我正想趁此机会,让宝贝戒了“妈妈衣”,所以在出发前,特告诉她:“妈妈衣不做客!”她同意了,可到了异地。才过了两天,她就想回家,我问她为什么时,她在哭泣中告诉我:“家中有“妈妈衣”!
情景四:每次吃饭时,宝贝要求把“妈妈衣”拿中手中,时而不时地会闻闻“妈妈衣”,导致吃饭很慢,嘴里含着饭菜不肯下咽。
。。。。。。
宝贝如此恋上“妈妈衣”,我曾在网上找过相关的资料,资料表明:孩子恋物是一种心理需求的体现,并不是病态,会随着她的成长慢慢消失。但我还是很担心,因为“妈妈衣”有时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那如何来纠正呢?(以下是我从网上找来的资料)
1.多拥抱
平时多拥抱宝宝,多拍抚他的背部和头顶,给宝宝的皮肤“解解饿”。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宝宝做错了事,也可以拥抱他。经常性的拥抱能给宝宝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也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视作他的“精神保险带”。
这一点,我需检讨,我很少拥抱她,白天都在公司上班,下班后回到家,常常陪她一起玩,拥抱很少。
2.睡前安抚
现在有些家庭主张从小让宝宝分房睡,但就算让孩子独睡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有的宝宝都会害怕噩梦和黑暗,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癖”的,所以,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前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宝宝。可以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或者开亮一盏小灯,等宝宝睡着了再离开。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其对小抱被之类物体“脱瘾”了。
这一点,我做的倒还好,宝贝和我一起睡的,睡前我会给她讲故事,常常在故事中睡着,卧室的一角还亮了一张小灯,以防宝贝半夜醒来害怕。
3.准备迁移载体
宝宝最容易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做妈妈的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多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他的表弟们),让孩子轮换使用。
这一点,我睡衣很多,但宝贝认准了一件,我拿相识的给她更换,她都不情愿。发现“妈妈衣”脏时,我都在极力地却说她使用另外一件相似的妈妈衣。
4.分散恋物情结
爸爸妈妈要多为宝宝提供并创造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带他到野外去郊游,认识更多的事物,不要让他沉溺在自己和物品的小空间里。分散他的注意力,用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代替恋物之情。
这一点,一开始外出时,宝贝也想带“妈妈衣”出去,我竭力地阻止了,所以外出宝贝一般都不带“妈妈衣”,我平时要上班,所以带宝贝外出的机会不多。这一点也要继续努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宝贝恋上“妈妈衣”是宝贝缺少父母的依靠,缺少安全感。相信我慢慢地引导,宝贝会慢慢淡化“妈妈衣”。
文章被推荐到新浪博客育儿首页,截图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