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饭桌教育看隔代教育的弊端(育儿博客首页焦点)

(2010-12-05 07:24:29)
标签:

育儿

孙悟空

小宝

溺爱

现实生活

分类: 育儿知识

http://s12/middle/62832b0bgdefb97ad8e9b&690
文/小宝妈妈
    现在的家庭都是“6+1”的模式,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和一个孩子。照理来说,孩子的教育比起只有父母两个人的教育的要优越多,然而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年轻的父母要忙于工作,孩子常常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由此,隔代教育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弊端也就出现了。做为孩子的妈,我深有体会。

要忙于工作,所以,平时和孩子、老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但一天之中和孩子、老人经常在一起的就是吃饭。从吃饭的小事上看,我觉得隔代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情景1:我家的小宝吃饭总不肯安静地坐下来,小宝的爷爷为了能让她吃饭老实点,打开电脑,让宝贝看着孙悟空,边看孙悟空边把饭往小宝嘴里送。 

 

这样的喂饭,孩子的血液都在大脑里,吃下去的东西只是在胃里过滤,孩子的营养吸收是不利的,但老人却认为只要吃下去,吃饱了就是好。

 

情景2:小宝坐上了餐椅乖乖的吃饭了,爷爷表示关心她,常常说这个咬碎点,那个多吃点,导致2岁的小宝在餐桌上活跃起来,兴致高了,饭都不吃就玩起来。

 

这样的做法,使孩子觉得她是家中特别的一员,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孩子会很娇气,但老人就觉得孩子还小,就应该关照她。

 

情景3:每次吃饭,小宝说不要了,爷爷总认为她没吃饱,端着碗,追着喂。

 

这样的做法,孩子会对吃饭感到压力,感到厌烦,最终会导致不想吃饭,更何谈习惯呢?但老人却认为没吃饱,饿着不舒服的。

 

情景4:宝贝坐上餐椅,把筷子和勺子当做游戏玩,根本没有吃饭的欲望。

经询问,原来在吃饭1小时内,宝宝想吃饼干,老人家就拿给她吃了,已经吃饱了。

 

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良,吃饭前1~2小时内,不要让孩子再吃零食,

饿了喝点水,不然的话,孩子对吃饭会不感兴趣。可老人却认为,宝贝饿了,就应该给她吃,不然要饿坏的。

 

    情景5:宝贝吃饭时,总不能很好的把食物咽下去,稍微多些食物,吞时就会吐,后去体检从医生那得知,宝贝在7到8个月的时候,吞咽工作没有锻炼好。这才明白,爷爷做辅食给宝贝的时候,总是切得很细很细,直到现在两周岁了,做个青菜面,能把青菜切成碎末。

 

     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吃饭该锻炼的吞咽和咀嚼功能都未很好的锻炼完成,吃的太精细了,对大便也是不好的,可老人家总认为孩子小,怕哽咽。

 

。。。。。。

 

其实,每次我都为这犯愁,努力着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可老人,孩子和我三代人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刚建立的良好习惯就会被老人的过分保护和溺爱,而抛到九霄云外。其实,老人的过分保护和溺爱最终导致的将是对孩子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由老人带着孩子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在隔代教育的弊端也就暴露无遗。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

 

一:最容易产生溺爱。因为抱孙一旦成为现实,老人常会陷入欣喜之中,他们会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二:老人将对儿女的全部情感倾注在孙子身上。结果,该管的时候,管不起来;该严的时候,严不起来。 

 

 三:老人们现代育儿知识的不足,加上满足过去的经验教训,很容易陷入到溺爱的误区之中。

 

 
文章被推荐到育儿博客首页,截图留念:
 


http://s6/middle/62832b0bg96b8455b9c35&690

 

文章被推荐到新浪博客育儿首页,截图留念:

 

 

http://s16/middle/62832b0bg970887706bdf&690

 

文章参加"有奖征文:隔代教育是爱还是害"主题,获三等奖,截图留念:


http://s7/mw690/62832b0bgdb2a3c13e25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