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天涯路

(2022-06-24 15:41:07)
标签:

旅游

自驾

青藏公路


回首天涯路
     所谓天涯路就是青藏公路,即国道109。说它为天涯路因为其在我国的西南边陲,而且处在青藏高原,从那曲一直到昆仑山口,其海拔高度一直处在4500米以上,最高的唐古拉山山口,海拔达到了5231米。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最北的漠河有个“北极村”,最东的威海成山头被称为“天尽头”,最南的海南岛有个“天涯海角”,那远在我国西境青藏高原的青藏线被叫做“天路”或者“天涯路”就当之无愧了。由于海拔高度高,极度的低压缺氧,目之所极,除了逶迤连绵的雪山,就是广袤无垠的高原草旬。

     初次驾车或者乘车上高原的人,尤其是第一天、第一晚,人或者车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高原反应。我共有两次自驾进藏的经历,第一次开得是一台2.5T手动档柴油越野车,第二次是一台2.0T手动档汽油SUV车,三次走过青藏线,第一次高反感觉最强烈的时候就是格尔木出发进藏行至沱沱河,即唐古拉山镇住宿第一晚,时值六月的天气气温竟降至0度。平时心跳每分钟70次左右,但此时心跳能达到90次,晚上躺在床上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我爱人反应就更严重了,头痛、胸闷、没有食欲。次日清晨温度更低,车子的玻璃及车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车辆加的是添加了抗凝剂的柴油,平时零下二、三度起车行车都没有问题,但此时怎么也启动不了车。分析原因是沱沱河这个地方,海拔已达4700多米,低温缺氧导致车辆难以启动,将其空气滤芯拆开拿下,让发动机进气口完全敞开,增大进气量,一次启动成功。


回首天涯路

    柴油车在4000米以上的海拔,其高反程度要比汽油车厉害得多。在高原行车与内地得有不一样的操作方式:内地平地起步是挂一档后不用加油靠怠速也能起步,但在4000米以上海拔地区起步必须是先轰一下油门,待转速表提升上来后再迅速挂挡才能顺利起步。若是在5000米以上海拔陡坡车辆熄火后重新起步就是更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了。人的高反一般撑过第一天、第一晚,人体适应了缺氧的环境,就渐渐好转了。

     西藏天路之行有风险,有考验,有数不尽的艰辛,但一看到那连绵不断的皑皑雪山,一看到那天苍苍、野茫茫,伸展到地平尽头的高原草甸,一看到那一群群或驻足、或奔跑的藏野驴、藏羚羊,还有那布洒在藏北草原上数不清的牦牛,大自然赋予的这绵绵不尽的流动的、壮美的锦绣画卷,令人心情豁然开朗,那高反带来的丝丝难受、那一路跋涉万里的路途艰辛,在这壮丽美景面前又何足挂齿呢!

回首天涯路
     青藏线没有川藏线那样高低起伏、峰回路转,没有川藏线那样林木茂盛、水肥草美,更没有川藏线那么多的精美景点。但青藏天路有川藏线没有的雄伟恢宏,壮丽大气。

回首天涯路

     从拉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格尔木方向进发,海拔逐渐增高,共需跨越三道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从拉萨一路北行,就逐渐进入了藏北那曲草原,这里水肥草美,雪山、河流、草地、牛羊,一路相随。青藏线沿途最为靓丽风景就是藏北大草原。


回首天涯路
    蓝天白云之下,连绵青山,碧绿草原,白塔屹立,经幡飘扬。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丰盈的雪水,滋养着藏北大草原,使这里水草丰美,牛羊茁壮。

回首天涯路

      群山连绵,草原青青,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绝美的屏保图片。藏北那曲的牧民们享受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祖祖辈辈在这片肥沃的草原上繁衍生息。那曲当雄,是青藏线往北的第一个县城,也是去纳木错的必经之地。

回首天涯路

     纳木措,浩瀚而壮美,深邃而神秘,是青藏公路上的一个值得一游的重要自然景观。大自然亿万年鬼斧神工的地壳运动,造就了高山叠起的青藏高原,沧海变桑田,将纳木措那片海域托举成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咸水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120米,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泊,位列中国第三大咸水湖。

回首天涯路

 纳木错亦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为藏语名称,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

回首天涯路

  千万年来,她就象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美貌仙女,依偎在念青唐古拉群山的环抱中,既温柔沉静、恬淡典雅,又冷若冰霜、深不可测。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蓝天白云下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巍然屹立,云雾缭绕。 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七千多米,常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如一名伟丈夫,威风凛凛,雪山、湖水相依相伴,日夜护卫着娇妻纳木措。天蓝蓝,水碧碧,草青青。远处是深蓝的水平线,越向近处湖水由深蓝过渡到蓝色,一直到脚下湖边清澈见底的湖水,这圣洁壮美的湖水将周围的一切都映照得干净而纯洁,我们的心灵仿佛也被湖水荡涤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入纳木措,美貌惹人醉,流连不思归!

回首天涯路

   蓝天白云下,远山如黛,碧绿丰美,湖畔草甸上三三两两地分布着黑色、白色的帐蓬,深邃的湖水,静谧的时光,多么壮丽的一幅锦绣画卷。远山、近水、牦牛,波涛阵阵,时光悠悠。 

回首天涯路

  走近纳木措,你就会惊叹她那种毫无雕琢与修饰的大自然之美。天空的蔚蓝,湖水的深邃,草甸的碧翠,一如一位雍容华贵的美貌少妇,任何绚丽多彩的景色在她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中,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浪涌浪退,波涛阵阵,是潇洒的念青唐古拉和美丽的纳木措在窃窃私语? 


回首天涯路

  从拉萨到格尔木有1200多公里路程,虽然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也没有象川藏线七十二拐那样险峻曲折的盘山公路,但由于现在的青藏线路况差,又有限速,一天跑到格尔木着实紧张,自驾者身体也太疲劳,须在安多或者唐古拉山镇驻宿一晚。由于唐古拉山镇条件差、容易高反,有经验的自驾旅行者一般选择避开唐古拉山镇而在安多县小住一晚。尽管安多是我国境内海拔最高的县城——海拔4800米,但安多食宿条件相当不错。


回首天涯路
  白云朵朵,飘浮在蔚蓝深邃的天空下,天路向远方延伸,就如行进在白云蓝天之上。越接近唐古拉山口,海拔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湖泊冰层尚未融化,雪山上白雪皑皑。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云朵低垂,缭绕着唐古拉山峦,虽然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低温、低压,氧含量相当于内地的50%。但山色草甸开阔、壮美、宜人,如入天境。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唐古拉山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线海拔最高的垭口,是路过此地的最佳打卡景观。百年不遇,人人都要到标有唐古拉山海拔标高的巨石前,留个影。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山口周围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泊冰面,壮丽而冷傲。河流厚厚的冰层尚未融化,冰白如雪,气温低到零下三、四度,可这时的内地已经是30度以上的高温了。

 回首天涯路

  天路弯弯,在冰天雪地中顽强地向天边伸展。下午七时半的时光,内地都市早已霓虹闪烁,而青藏高原的太阳还高高地挂在蓝天之上。内地挥汗如雨,这里却冷若冰霜。天涯共此时,堂堂华夏,地域之辽阔,气候之变幻,无与伦比。

回首天涯路

  路边一根一根象路灯直立的是保持地下永冻土层温度的散热杆。这是中国特有的公路建设中运用高科技解决高原冻土问题的创举,据说杆内灌有自循环的液氮,调节土层的温度。现在的青藏线,由于是进藏物资运输的大通道,满载货物的大型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而高原冻土路基在重压下容易造成地面塌陷,所以,造成青藏公路上不少路面坑坑凹凹,大大影响了行车速度及乘车的舒适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青藏高速公路也正在筹划建设之中,目前拉萨至那曲的高速已经通车,不远的将来,又宽又平又快的高速公路,将横贯青藏高原,从格尔木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距离,朝发夕至已不是多久远的梦想了。尽管如此,青藏高速的开通依然代替不了老青藏公路,它有青藏高速通过不到的唐古拉山、昆仑山垭口,它有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感受和饱览高原特有高反感受和壮美景色的情怀!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过唐古拉山山口不远即到唐古拉山镇,也就是俗称“沱沱河”,唐古拉山镇海拔4700米,进出西藏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但这里低压缺氧,食宿条件都相对艰苦。虽然名称是唐古拉山镇,但这里已属青海省格尔木市管辖了!

回首天涯路

    沱沱河是长江的上源,是三江源重要发源地。涛涛江水,东流入海,从这里开始。 万里长江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横亘于中华大地。保护好水源,就是保护好人类自己。一桥飞架沱沱河南北两岸,那是青藏铁路跨河大桥,青藏铁路一路与青藏公路左右不离,几乎一路同行。

回首天涯路
    越过唐古拉山,尤其是过了沱沱河,就到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了——进入了八百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回首天涯路
    无数的藏羚羊和藏野驴栖息在这片无边无际的高海拔荒原上,尽管这里高原缺氧,植被稀疏,荒草萋萋,生存条件艰辛,但这里却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 这个季节,正是藏羚羊赶往特定地域产羔迁徙的时候,很少见到藏羚羊的影子。但是,一路成群结队的藏野驴时时出现。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路边的藏野驴远近不一,一般都是六、七个一群。西藏野驴体长可达2米多;尾长32-45厘米;肩高132-142厘米;重量250-400公斤。四肢较粗,比起家养的小毛驴多了几分矫健。前肢内侧有圆形胼胝体,俗称“夜眼”,蹄较窄而高,可以说是“高头骏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西藏野驴群体会很大,能达到200多头。 据查,西藏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它们听觉、嗅觉、视觉灵敏,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害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当地人们常常习惯把它们叫做“野马”。我们仔细观察,长相同家驴接近,称“野马”有些牵强。但是据说其奔跑速度不比马儿慢,背部呈棕色或者暗棕色,肚腹以下及嘴巴逐渐变白。前肢内侧“夜眼”明显,步伐矫健有力。

回首天涯路
  昆仑山口,海拔4768米,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到了昆仑山口,也就到了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边缘了。车辆行驶到这里,这里是出藏的最后一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是高原之旅最后一个高山打卡景观。

回首天涯路
   这座高台之上的藏羚羊群雕,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标志。现在对于野生动物的偷猎、伤害行为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共识,但是在过去,动物保护人员曾经付出生命的代价。

回首天涯路
  “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的雕像。藏族人,曾担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于1992年创立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开展可可西里地区生态保育的工作。1994118日,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身亡。19965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

回首天涯路

回首天涯路
   莽莽昆仑,群山连绵,银装素裹,气势磅礴。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奔腾向前的马群,奋蹄嘶鸣,滚滚向前。
 
回首天涯路
  车过“巍巍昆仑,万山之祖”山门。出了此门,就是走出了昆仑山。昆仑山号称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它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西藏,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 

  青藏公路,这条神奇的“天路”,连接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三大高原名山,跨越八百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走过雪山、荒原、湖泊,一路领略了雪域高原的壮美风光。高反缺氧,艰辛万苦,都如乌蒙磅礴走泥丸踏在了脚下,人生之旅还有什么过不去的沟坎?

  纵然到了耄耋之年,再回首天涯之旅,相信更会为我们曾经的高原之旅骄傲、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八一”感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