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地处安丘县城西南七公里处,从我村向西偏北方向沿小路步行三公里左右,就能到达牟山山脚。处于丘陵地带的老家,没有什么风景可言,能天天看到的风景,也只有牟山了。儿时没有出过远门,最繁华的城就是安丘县城,最浩大的水就是牟山水库,最高峻的山就是牟山。那时的牟山可以说是山石嶙峋,周围村庄建房子,打地基用的石头一般都是到牟山上打石头。所以儿时的牟山,既荒凉又实用。既至几十年后,回家探家,发现牟山逐渐产生了变化,那些裸露的山体逐渐被墨绿色的山林覆盖,牟山山顶还建起了一座塔,老家的这座海拔不高的牟山,真正的成为了家乡远近闻名的风景了。
听说能驾车沿盘山道直达牟山山顶。时至清明回乡祭祖之余,我们夫妻二人携小侄女,从老家驾车出发沿县道、乡道、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也就十分钟左右直登山顶。山顶比想象的面积要大,有相对宽敞的停车场。在山顶的最高处,一座二十余米高的八角仿古塔拔地而起,塔顶有一展翅南飞的鸿雁,名曰“鸿雁塔”。塔门紧锁,无法登塔观景,由于林木茂密,东、南、西三方向视线被林木遮挡,只有北向的桃林掩影间,烟波浩淼牟山水库水天一色,传说中的洪罗县旧址故城孤岛傲立水中。春风拂面,景色怡人,好一派山水风光。
牟山水库建成于1960年。1960年以前,只有一条河流流经牟山山脚,这就是发自沂山的汶河之水。汶河之水自沂山发源后,千折百回,一路向东向北,来到绿树掩映的牟山脚下,绕山而流,依山而行。山映水,水环山,秀山、河流、村庄,构成了一副静谧和谐的田园风光。明朝安丘县令陈文炜的诗句“牟山佣翠夕阳开”便是感此美景而发。当地百姓传说安丘故城为“洪罗县”,牟山水库建成之后故城遗址基本上被淹没,仅剩下这水库中间一个一平方公里不到的小岛见证着安丘故城历史的沧桑。

1959年10月至1960年6月,安丘集全县之力,在牟山脚下拦腰建坝,建成了安丘最大的牟山水库。牟山水库库容3.08亿,兴利水位是1.02亿,对安丘的灌溉、防洪、供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牟山水库从此成为了安丘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源。
“高峡出平湖”,牟山水库的建成,让安丘八大景之一的“牟山拥翠”呈现出另一番美丽的景象。从山顶北望,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山因水而秀美,水因山而俏丽;从水库大坝南顾,碧水环绕的牟山挺拔秀丽,恍如仙境。
当地百姓中曾口口相传,八仙之一铁拐李曾在牟山修行,道家鼻祖老子曾在此布道,古老的传说更加增添了牟山的美丽、神秘。
如今的牟山,一库秀水与秀美的牟山山水相依,成为了潍坊重要的饮用水源地。
这就是我的家乡最美的风景——牟山。
加载中,请稍候......